|
|
|
|
2024-08-28 第03版:交警在线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强化精准宣教 |
云梦交警守护老年群体平安出行 |
|
作者:
通讯员张庆吴梦妮李凡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1589 |
|
|
|
|
|
|
本报讯(通讯员张庆吴梦妮李凡)老人出行子担忧。虽然无法时刻守护老年人,但将交通安全知识告诉他们,让他们做好自我防护,也能预防交通事故发生。近日,云梦县交警大队义堂中队宣传民警结合美丽乡村行宣讲活动,走进义堂镇中心街菜市场老年人聚集地开展精准宣传,将交通安全知识带到老年人身边,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遏制涉及老年人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活动期间,宣传民警结合交通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年群体讲解了驾乘车辆不系安全带和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以及酒驾醉驾、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同时,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事故多发等情况,利用身边的交通事故,分析老年人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提醒他们日常出行尽量避开出行高峰时段,夜间出行着鲜艳衣物,自觉抵制交通陋习。 通过此次精准宣传,增强了老年群体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出行意识,营造携手摒弃交通陋习、依法文明出行的浓厚社会氛围。
注意事项
1.禁止驾驶老年代步车 由于老年代步车无法办理牌证,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对交通法规掌握不足,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乱停乱放、随意变道、拐弯掉头、乱闯红灯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在埋下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2.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骑行出门记得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当事故发生时,头盔可以吸收大部分撞击力,对头部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头盔是减少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3.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骑车虽方便,但对老年人操作的要求高。提倡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时,请确保自己的身体可以驾驶车辆,同时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不能突然行驶到马路中间,不逆行、不抢道、不闯红灯;横过马路需伸手示意,确认安全后下车推行。 4.守交规,安全行 横过道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不要抄近路翻越护栏;步行外出时,应走人行道或靠路边行走,避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走时,要注意交通信号指示灯及路边停止车辆的动态,小心车辆突然开门而被误伤。 5.骑车装载物品不得超载 老年人在骑车装载物品时,不得超载、超宽、超高,以免因为重心不稳,车辆发生侧翻。 6.远离大车 大车往往存在视野盲区,所以走路、骑车时,切勿在大车前方穿行;遇大车转弯、横向时,要保持好安全距离,切勿抢先超越大车,应待大车通过后再通行。
交通知识小课堂
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原因
1.身体机能衰退,发生事故几率大 老年群体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除肇事者不遵守交通法规外,与老年人自身也有很大关系。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反应迟钝,动作相对缓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甚至致死的几率大大增加。 2.喜穿深色外衣,夜间不易发现 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于清晨或夜间,这个时段,除车辆速度较快、到路口未减速让行等情况外,还有老年人外出时喜欢穿深色外衣、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3.交通意识淡薄,自保能力较差 老年群体交通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些老年人对交通法规不了解,没有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习惯,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交警提示
老年人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安全出行意识,提升文明交通理念。子女也要承担起对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安全出行、文明驾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