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28 第02版:本地城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华第一长文觚》亮相央视 |
|
|
|
|
|
|
本报讯(记者刘洋)8月25日,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中华第一长文觚》。 2022年3月,在2021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直播中,让全国观众迅速认识了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该考古项目能入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第一长文觚”的惊艳问世。 郑家湖墓地位于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遗址的东南郊,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该墓地发掘出土一枚战国晚期木觚,这枚木觚(读作gū,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由一截圆木纵向中剖而成,长34厘米、宽3.5厘米。半圆形木面修削成七个棱面,每个棱面宽约0.5至0.6厘米,均书写文字;平整剖面亦分七行,其中六行书写文字,一行留白。这样的形制,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 为了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后续对文字内容的释读,木觚被转移到设备更齐全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经过科学的脱水、脱色、加固等保护措施后,考古专家可以放心地释读。由于木觚面积小,书写在上面的文字细小且紧密,专家借助照相机、放大镜进行研读。木觚上有13列文字,每列50字,全文共700多字。 木觚记录了在五国合纵抗秦的背景下,一位叫“筡”的谋士游说秦王的故事。巧合的是,这篇觚文风格和体例与《战国策》相似。这篇觚上的文章未见于流传下来的各种典籍,是一段全新的故事。关于这片木觚,这个秦王是谁?文献的作者是谁?“筡”是真实存在的人还是故事里的角色,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考古专家们去探索研究。 郑家湖墓地接连出土了两片写满文字的木牍,小小木片里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也有简单的俗世生活,而郑家湖墓地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一起出土的还有利剑锋刃、漆雕彩绘、美食佳酿等,各种精美文物,它们一起为世人绘出了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