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20 第07版:法治周刊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线上调解助企业纾困院长阅核保案件质效 |
|
|
|
|
|
|
本报讯(通讯员石茜)8月14日上午,在孝南区法院网络调解工作室,法官刘光辉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网上庭审。该案系一起涉企借贷合同纠纷案件,刘光辉通过线上“互联网法庭+微信群”的方式,在庭审前期帮助双方当事人沟通到位,极大提高了庭审效率,促使涉案双方现场签订调解协议,在线“握手言和”。 2022年7月,被告一孝感某科技有限公司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孝感市某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短期借款2000万元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并由被告二吴某某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由被告三北京某技术有限公司以其发明专利提供质押担保。随后,原告委托某银行向被告一发放委托贷款,三方共同签订《委托贷款借款合同》,详细约定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和借款利率以及逾期还款应收罚金。同时,被告二、被告三分别与原告签订担保合同。2024年3月,因被告一逾期未还款、原告多次催讨无果以致成诉。 该案涉及企业经营及知识产权保护,且诉讼争议标的额较大,孝南法院受理该案后,由院领导带头办理,严格落实“四类案件”管理、阅核机制落实等办案工作要求。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刘光辉仔细翻阅相关案卷、了解案件情况,后通过微信积极组织双方代理律师开展案件调解;梳理确定双方无争议的事实后,根据争议焦点寻找调解思路,从案件实际情况、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经济成本等方面向被告方释法明理,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搭建调解桥梁。经过耐心引导、深入分析、精准释法,双方逐步缓解对立情绪、缩小意见分歧,最终初步达成调解协议。 刘光辉及时将案件审理情况及调解意见呈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海英阅核全案,保障了案件的质效。 该案的快捷化解,是孝南法院采取“线上调解+落实阅核制”方式实质性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既保障了原告企业的胜诉权益,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缓解了被告企业的还款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