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9-01
2021-09-01 第14版:槐荫文苑 【字体】大 |默认 |

似是故人来

作者: 杨兰(应城)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1008
        三年前,与一群人聚散匆匆。我们因阅卷而来,阅完卷各自归去,没来得及好好认识,便收拾好行装离去。三年后,又与另一群人上演了同样的故事,不变的是美丽的桂子山,静静地等着我们,就像等候故人。
        依然是参天的古木,自有它的古朴与底蕴;依然是年轻的学子,扑面而来的是他的青春与活力;依然是毕业季,诉说着学成与分离。还记得那次完成任务离开校园,遇见我们的阅卷组组长赵高峰老师正与阅卷组工作人员合影,一向不喜言辞的我不知为何鼓足勇气朝人群中呼喊、挥手作别,赵老师也向我微笑示意。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再也不会相遇,所以离别也要格外珍惜。我感谢赵老师给了我向他学习的机会。
        赵老师温文尔雅,平易谦逊。我与他初识是因为一件小事,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刚进阅卷组那会,有一些信息需要核对、签字确认,赵老师走到我们中间,让我们逐一检查,非常耐心。他轻轻走到我身后,刚好有几位老师没有笔,他慢慢转身朝四周看的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了,没有起身甚至没有回头地随手把笔递过去,“这里有!”他立马转身面向我,微微弯下腰,双手把笔接过去。我“唰”的一下脸红了,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因为他太郑重,太有风度,他的修养和对细节的重视让我羞愧。
        记得小时候,父母常教导我:凡事要有礼貌,给长辈递东西、从长辈手里接过东西时,一定要用双手。三年前的我已不算年轻,却只觉得这些细节似乎都太俗套、落后,而当年长的赵老师从我手里双手接过笔,又双手还到我手上时,我才发现传统的这些礼仪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又从他的身上照见了自己的无知与狭隘。那一刻开始,对于我的组长,我充满尊重与崇拜。
        后来,赵老师为我们解读题目、分析答案,见解深刻、分析细致,指导我们阅卷也是简洁明了、一针见血。但对于这些,印象很淡了,唯有递笔过来的那双手让我记忆犹新,这大概也是我特地要与他告别的原因。
        我觉得,和不同的人共事,你会认识不同的性格与作风;经历不同的事,你会有不同的经历与收获。在阅卷这件事上,大致也是如此。虽然苦累无法言说,但共事的人乐观积极,阅卷时紧张有序,休息时活泼和谐。今年阅卷的组长们和老师们也特别好,优秀的人总是相似的,此行当然也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虽然今年的阅卷人不是往年的阅卷人,有聚必然有散,但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就让这美丽的桂子山,每年此时静静地等候,等候故人的到来;而我们,就像赴一个老朋友的约会。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