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9-01 第05版:身边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追捕”病毒的蛛丝马迹 |
——记市疾控中心支援荆门抗疫流调队 |
作者:
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邱秀君 唐维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1276 |
|
|
|
|
|
|
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邱秀君 唐维 8月27日,经过近二十天高强度的流调工作,我市6名支援荆门抗疫的流调队员圆满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平安归来。 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8月7日晚,接到省防控指挥部指示后,市疾控中心迅速召集6名疾控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孝感疾控流调队,于次日上午火速赶赴荆门市,配合当地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刚一到荆门,我们就接到了流调任务,我迅速根据队员各自专长,将队员分为3个工作小组,带齐防护用品赶到隔离点开展流调工作,于凌晨2点完成初次流调报告。”流调队队长李忠华说。 流调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每增加一名确诊患者,就有许多相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只有把他们找出来,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治,才能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在被任命为流调队队长之时,李忠华就深切明白肩上的担子之重。作为队长,除全面完成当地指挥部交代的工作任务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证全体队员平安归来。 各市州援荆流调队中,李忠华是年龄最大的队员。即便如此,他仍不辞辛苦,勇担责任,多次不顾危险,冲锋在前,监督所有队员穿好防护服后一起开展流调。 共产党员、业务骨干,韩毅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援荆流调队伍中。8月10日凌晨3点,刚刚完成一例患者的流调任务的韩毅,仅仅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又接到了一例保洁员工的流调任务。他了解基本情况后,迅速赶往医院和隔离点对病人及家属开展调查。 “流调工作就像是‘侦查敌情’,不能遗漏丝毫有用的信息。”韩毅说,必须抓住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正值8月酷暑,韩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与病患面对面交谈。在本子上写不了几个字,护目镜就会起雾,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他克服方言带来的不便,逐字逐句和病人核实信息。 有些病例或风险人群会因为恐惧而变得紧张、害怕,甚至隐瞒流行病学史,这时韩毅就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疏解他们的压力和情绪,打消他们的顾虑。同时,尊重和理解他们,承诺保护好他们的隐私。 通过细致的调查,韩毅迅速查明了该保洁人员与荆门首发病例之间的关联,排查出47名密接及560名次密人员,顺利完成了流调任务。 除了交谈,韩毅还同公安部门密切合作,借助大数据、视频监控等手段进行流调,将病例或风险人群的流行病学史调查得更详尽细致。 什么时间到了哪些地方、停留了多长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是否戴了口罩,韩毅都要一一弄明白。通常情况下,当病例或风险人群的活动轨迹确定后,他还要再走一遍他们走过的路,进一步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收集病人信息、了解基本情况、跟踪行动轨迹、查找病因线索、分析流行过程,形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从中挖掘、发现疾病传播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些,就是韩毅和其他流调队员每天工作的日常。 无论何时,接到任务就要随时出发。勇敢逆行,无怨无悔!流调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