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8-04 第05版:身边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因地制宜还路于民 |
“亮剑”!我市向违法建设说“不” |
|
作者:
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朱艳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695 |
|
|
|
|
|
|
本报讯(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朱艳)8月3日,记者了解到,市城管部门因地制宜实施拆除计划,向各种违法建设说“不”,全面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工作。 违法建设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症”,不仅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还阻碍城市健康发展。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以“乱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违法建设”为整治重点,对主次干道及共青工业园历史违建进行调查登记,对各类新增违法建设保持“零容忍”,共下达整改通知书55处,拆除紫荆花园、董永美食城、黄陂大道等各类违建180家6010平方米,棚亭124处1904平方米,拆除大会刘家古口违建立柱13处,协助拆除罗坡、三利等社区破败旱厕324座。 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广场等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集中拆除了北京路红十字会沿街40处1500平方米、水利巷11处300平方米、文化路一巷19处350平方米、彭家湾市场32处1000多平方米乱搭乱建,一举消除了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同时,孝天路(董永路口至福源路口)沿路两侧原298处的调查登记和宣传发动已全面完成,将适时组织集中拆除,切实还路于民。 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具体执法中,他们坚持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融合相促进。每次拆除违建前,做好风险评估,能自拆的指导自拆,要集中拆除的决不手软。并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实行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好动员、拆除、劝阻、保障等各个环节,实现高效、安全、精准拆违。 下一步,执法支队将加强对已拆除区域的监控,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拆掉一处、管好一片,决不允许“前拆后建”现象回潮,切实巩固已取得的整治成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