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12
2021-07-12 第08版:特别报道 【字体】大 |默认 |
躺在ICU里100多天

“铁人局长”,挺住!

作者: 记者郑小妹 通讯员池劲勇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3059
        记者郑小妹  通讯员池劲勇
        2月22日早上,孝南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晓瑜在上班途中,因突发心肌梗塞引发心跳骤停而晕倒在路边。截至6月30日,吴晓瑜躺在航天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已有129天。孝南区政府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200多名同事纷纷捐款,多位早餐店店主自发到医院探望………
        他们都在期待,生命的奇迹。

        他开创性地开展小餐饮改造

        吴晓瑜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小餐饮改造,他敢于无中生有打造出“孝感样板”。
        2019年,孝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决定对全市小餐饮进行提档升级。这个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从何做起?吴晓瑜创新思维大胆尝试,没有样板,找身边的样板,孝感城里总有做得好的。8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吴晓瑜带领同事祝汉军等人在孝感城区“寻宝”,看到做得好的店,他们就进去向店主“取经”。一个月下来,他们顶着烈日,转遍了城区的大街小巷,考察了40多家店。取到“真经”后,吴晓瑜亲自设计和起草小餐饮改造方案,历经16次修改才定稿。整套方案近百页,改造对象、实施步骤、改造标准、验收标准、补助办法等制定得十分详细,如方案中“厨房地漏网眼的大小必须小于4公分”,他都考虑到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小餐饮业主自己申请改造了。但当吴晓瑜带领工作人员赴朋兴、新铺等乡镇160多家餐饮店宣传时,大家的热情不高,“虽然政府有补助,但自己还要花钱,而且改造期间会影响生意,这个损失也不小。”店主的顾虑合情,如何寻求两者的平衡呢?吴晓瑜一方面将走访情况向局党组汇报,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带领创建专班人员继续上门向商户们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用真心真情化解店主的疑虑,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南大开发区的应城光头早餐店率先“尝鲜”。之前,该店环境很差。改造后,操作间和就餐区用玻璃隔断,墙面刷白,地面贴瓷砖,环境焕然一新。店老板宁建华告诉记者,店面干净了,来吃的人多,生意比之前好多了。有了榜样,附近的小餐饮店纷纷申请要求改造。
        “说实话,这个工作很累很操心,但是跟着吴局长一起干,再苦再累我们都心甘情愿,他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领导,敢担当,爱学习,做事认真负责,不求回报,我们都服他,完成该项工作时,我整整瘦了15斤。“祝汉军红着眼睛说道。
        去年11月下旬,我国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测呈阳性。吴晓瑜作为防控指挥部冷链食品工作组主要负责人,与时间赛跑,“5+2”“白加黑”全力投身冷链食品拉网式排查。
        “为了冷链防控的工作,老吴太拼了。出事前三天,他在我的办公室和我说,这几天太累了,头总是晕晕的,胸口比较闷。我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可他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去检查。当时我要是态度坚决点,也许不会出事!”孝南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楚平难过地说。

        他热心助人不求回报

        吴晓瑜的心很善良,总是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
        2017年,吴晓瑜作为孝南区食药监局驻朱湖扶贫工作队长,来到朱湖协和生产队开展脱贫攻坚战,做事较真的他,每天吃住都在村里。后因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工作需要,2018年2月起,他不再驻村但仍主动提出包保协和生产队贫困户谢群英。
        谢群英今年57岁,患间歇式精神障碍,丈夫很早就去世,一家生活比较困难。2018年夏天,谢群英的大儿子在苏州打工时出车祸,没有钱治疗。吴晓瑜知道后,跑前跑后帮其落实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解决了看病的钱。谢群英的小儿子文化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零工。吴晓瑜介绍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烹饪,现在她的小儿子在武汉一家餐馆上班。
        在吴晓瑜的帮助下,谢群英家于2018年底成功摘帽脱贫,她的病情也有所好转。这个“亲戚”,吴晓瑜一直都记挂着,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她,陪她拉拉家常,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其实,吴晓瑜本身也不富裕,对别人大方的他对自己很抠门,一件T恤穿了十年都舍不得扔。吴晓瑜兄弟三人,他是老幺,父母都是农民。2000年,他的父亲因肺癌去世,次年,母亲患尿毒症撒手人寰。大哥残疾没有劳动力靠他养活,二哥在外打工。
        “吴局长是个大好人,帮了我家蛮大的忙。我想去看他,可我不认得字又坐不得车。”在电话中,谢群英哽咽地说。
        杨店镇浐川村是吴晓瑜的老家,村里之前安有路灯,但没人交电费,一般只是逢年过节时才会亮三天。“老吴和我说,想为村里安装光伏路灯,村民不用出电费钱,而且可以把电卖给电力公司,村里还有收入。这个事他在心里盘算了一年多,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呢。”吴晓瑜的妻子吴晓军告诉记者,2017年8月的一天,吴晓瑜把村民叫到家里,商量装光伏路灯的事,他表示不要村民出一分钱,所有的事他来负责,村里只需要腾出地就可以。村民们被他感动,这个项目最终落地。
        “从一开始规划,到联系光伏公司,最后出钱安装,都是他一个人在忙。路灯安好不久,村里打来电话,说有几个路灯坏了不亮了。正值国庆节,他回到村里,拿着万用表一点点排查,因为光伏面积太大,排查了三天时间总算把故障找到,他又花钱请人来修理。其实这些事他根本不用管,因为我们平时很少回老家。这事让我更敬佩他,他心中有大爱,总是为别人着想不求回报,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吴晓军含着泪说道。

        他爱家爱亲人

        真汉子也有柔情。对外人好的吴晓瑜对亲人也是掏心掏肺。
        2019年,吴晓瑜的大哥得重病住进市中心医院ICU,医生说存活的希望很小,劝家属放弃。当天晚上,吴晓瑜含泪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第二天早上,他将信交给ICU护士,请她念给昏迷中的大哥听。奇迹出现了,昏迷了十天的大哥竟然醒了。吴晓军说,后来她问了大哥,大哥说护士读信的时候,他是听不见的,只是睁开眼时看到玻璃窗外你们两个在外面站着,让他十分感动。大哥未婚无儿无女,住院总共花了10多万元钱,都是吴晓瑜夫妻拿出来的。
        吴晓瑜和妻子吴晓军的感情很好。去年疫情期间,吴晓军一直待在杨店镇老家,虽然城里的家离单位很近,走路只要十几分钟,担心妻子晚上一个人害怕,晚上加班再晚,吴晓瑜都要开半个多小时的车回老家陪妻子。
        这段时间,吴晓军的头发白了好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眼泪就没有停止过,“他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很强。防疫期间,他经常忙到转钟才睡。他没病之前,我们两个真的是很幸福,那种幸福是很平常的,比如我做饭,他洗碗。晚上吃完饭一起去公园散步。我很粗心,他比较细心,家里的电费燃气费物业管理费都是他在交,我从来不操心。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平常的幸福才是最幸福的。”
        2月22日,吴晓瑜发病后,经航天医院全力抢救恢复了心跳,但一直处于昏迷中。随后被转到武汉中南医院,抢救近半个月,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目前情况有所好转,能自主呼吸。重症监护室费用昂贵,为了挽救吴晓瑜的生命,2月26日,孝南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捐款倡议,200多人共捐款8万多元。同事们都期盼,吴晓瑜能早日醒来,回到大家的身边。
        得知吴晓瑜病重的消息,6月22日下午,南大光头早餐店店主宁建华、张三面道有限公司老板张贵华等人赶到医院看望。“吴局长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在店子改造过程中,他经常来看望,问我们有没有困难,哪些需要解决。”宁建华说道。
        每天下午三点,吴晓军都会去医院探望丈夫:“我盼着奇迹出现,,盼着他早日醒来……”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