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6-19
2020-06-19 第05版:畅行 【字体】大 |默认 |

为了这条地下通道,网友操碎了心……

作者: 记者张婷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1449
      记者张婷  整理

        5月28日,本报报道《城区首条地下通道为何不香呢?》(见当天晚报3版),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孝感城区首条地下非机动车通道位于槐荫大道与环城路交会处。由于这段道路行人多,每到高峰期就容易拥堵,加上人车混行,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修建地下通道后,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地下通行过街,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率,这是修地下通道的美好愿景。然而地下通道建成后,选择从地下通道出行的行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听听槐荫论坛网友对这条地下通道的吐槽和建议吧!


        白茶花:灯光搞亮些,两边墙上广告牌子竖起来,摄像头安装到位,免费让摆摊的进来一批,营造些生活气息,这样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V:不管哪里的地下通道,最怕的一个是光线不足很阴森,再一个是下大雨积水要趟水,另外就是有没有人打理卫生。
        闻秋:地下通道本来是利民的好事,但是市民用脚投了票。原因:
        1、通道建得好,但辅助设施极其低端落后,扶手、灯光、墙体装饰等档次低,没有半点城市气息。
        2、无管理状态,不知道谁负责通道清扫保洁、秩序维护。
        3、系统统筹缺失,建通道与建护栏脱节,部门各自为政、不作为不担当,无视市民安全和道路畅通。
        杜康:民生工程要建成民心工程,不然就成了聋子的耳朵。
        梅子:建议放置垃圾桶,悬挂讲卫生提示语,必须有监控,不然晚上走会有点怕怕的。
        Mr魏: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去走,它怎么能成为道路?
        城市路人:灯箱广告做起来啊,又亮了又高大尚了,这好的资源。        F:建议地下通道安电梯上下,使用率会大大提高。
        阿丽:建议向大城市学习,墙壁两侧装广告灯箱,顶面装蓝色天空的画布,分配好清洁工定时清扫,就像地铁通道一样。我想,这样一来走的人会增加,说不定能成为孝感一条网红通道呢。
        风一般的感觉:封闭道路,环卫服务还得跟上,脏乱差了谁还愿意走。
        牛牛很忙:我每天往这个马路过,书院街口没有入口,老是忘记走地下通道。要能扩建,将大天桥过街通道纳入整个系统中来,才不失是个有用的工程。
        白水:里面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如果都能走,可以想象以后热闹的情况,如果再有刹车失灵……
        哩哩:面子要靓,里子也不能凑和,期待改善,孝感加油!
        小方块:走过两次,第一次骑电动车溅了一身脏水。第二次天气晴朗,差不多一周没下雨,从那里走,还是有水洼,果断调头走地面了。
        心舞:通道里面确实没有吸引力,看过一次跟我想象不一样。应该有管理单位吧,墙上至少布置公益广告吧!
        原上风行者:先安装地面临时栅栏,将人流引入地下通道,培养市民通行习惯,也便于管理部门积累管理经验。否则,全面使用又会临时抱佛脚。
        邓老大:地下通道必须安护栏,在交叉路口安装行走标志、标牌,树公告牌,立规则,这样行人就不会走路上了,像大天桥一样,路上就没有人走呀。各路口的护栏安装在机动车辆线边,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只走地下通道。政府、交通部门出公告、定规则、作宣传,让人们遵规则,守规则。
        少年已然成过去:要完善规划,政府机关宣传教导,首善其身,最重要是持之以恒。对违规者要惩罚和教育,不然大家都觉得无所谓。
        杨毅毅毅:这个通道修好以后,根本很少有人走。走的人太少了,电动车和行人基本上都是横穿马路,因为路中间没有护栏,他们都是哪里方便从哪里走。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