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09 第06版:身边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应急预案演练”为患者筑牢“生命安全网” |
|
作者:
记者韩和平 通讯员罗琪 来源:孝感晚报 字数:626 |
|
|
|
|
|
|
本报讯(记者韩和平 通讯员罗琪)遇到突发性的病人怎么办?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对病人进行抢救?日前,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了一次多学科、跨部门的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各科室密切合作的业务能力,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医生,院子里有个人晕倒了!”导医台护士突然跑进全科门诊室,大声呼救。医生立刻跑了出来,护士也赶紧推来了平车,大家合力将患者送到门诊室进行抢救,医院负责人第一时间获悉后,下达指令:开放绿色通道、各急救专班人员迅速到位参与抢救。 不足1分钟,急诊科医护人员赶到,将病人抬到抢救床上后,立即予以保暖、吸氧;检验科人员赶到,发现患者随时有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抢救人员立即施以心肺复苏术;旁边协助的人员立即拨打120;麻醉师也赶来为患者做了气管插管,以解除患者呼吸道梗阻情况。3分钟后,监护仪上患者出现生命体征,此时,120急救车到达现场,交接完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后,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行急诊PCI治疗。参与抢救的人员核对药品空安瓿无误,完善抢救记录。护士补充急救车内药品和用物,其余人员共同整理抢救现场。 以上是一次多学科、跨部门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向辉称,考虑随着季节变化,气温逐渐降低,急易诱发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其中不乏危重情况的突然发生。通过模拟演练,将急救流程进行强化,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水平、应急处理能力和医护之间的配合能力,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