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建新 通讯员方晖 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为全面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做到“应保尽保”,即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信息,特别是革命文物、工业、农业、水利工程遗产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方面的信息,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提供相关线索。
文物是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征集范围包括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及其他等六类。
古文化遗址一般包括早期人类活动场所、聚落址、城址、窑址、窑藏址、矿冶遗址、战场遗址等类型。古墓葬一般包括帝王陵寝、名人或贵族墓、普通墓葬、其他墓葬等类型。古建筑一般包括城垣城楼(及其他军事建筑及设施)、宫殿府邸、宅第民居、坛庙祠堂、衙署官邸(及其他行政管理建筑)、学堂书院等类型。
石窟寺及石刻类线索一般则要求洞窟尚存,无论保存程度如何;石刻、岩画本体尚存,无论保存程度如何;石窟寺、石刻迁移,新迁址占有独立地域范围。
近现代重要史迹类线索则要求与历史进程、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历史人物有关的史迹本体尚存或有遗迹存在;为纪念重要历史事件尤其是革命运动或历史人物尤其是革命人物建立的建筑物、构筑物,具有标志意义、典型意义。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一般包括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及附属装置装备(以及其他工业遗产)、金融商贸建筑(含中华老字号)、水利、农业相关建筑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