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17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产业倍增 抬升整体竞争力 |
|
|
|
|
|
|
|
|
|
上接1版
随着楚能首批动力叠片电池、CTP电池系统量产下线,以及5C快充电池技术快速落地,楚能新能源与东风商用车、三一重工等海内外头部企业频频签下大单,动力、储能电池销售量持续攀升。 9月1日,宏创智能装备公司高端精密机床智造项目投产。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操作,智能检测设备高效运转。公司总经理桂建强介绍,“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市瞄准产业方向,抢滩布局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高端芯片、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4月投产,5月顺利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E—S5和CP—S5等级认证。该中心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仿真达到微秒水平,支持药物靶点发现、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等生物医药关键环节,还可为新材料研发、高端装备设计提供高效算力支撑。 9月9日,交控科技与市临空区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孝感市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和“鄂北低空经济产业基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低空经济赛道奠定坚实基础。 正如新兴产业一样,我市聚焦“4+2”主导产业,积极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纺织、食品、建材产业转型,不断擦亮麻糖米酒“中华老字号”品牌,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着力构建基础设施完备、资源要素聚集、服务保障有力的产业生态。
链群协同 “三链”融通壮大产业集群
9月10日,在精为电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电子线飞快地下线,很快,电子线被送到毗邻的华工高理生产车间,与芯片完美结合,制成温度传感器。精为电子公司生产基地本来在武汉,看到华工高理持续做大做强,公司总经理张振将生产基地搬迁至华工高理附近,缩短物理距离,放大合作空间。 “龙头”带动,全链起舞。华工高理推出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张振敏锐地嗅到商机,成立元亨电子公司,主要为PTC加热器生产外壳。今年,元亨电子公司“进规”。双方合作达到高度默契,共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产品性能,开拓市场蓝海。 在华工高理、开特电子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光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规上企业达124家,今年上半年产值208亿元。当前,我市不断放大“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作用,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致力打造纺织服装、光电子信息、纸(卫)塑包装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盐磷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3个五百亿产业集群。 有了“链主”引领,还得有“链创”支撑。 应城现代化工产业去年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正对接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都、双环等“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建强用好盐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化工产业聚链成群,全力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孝昌主导产业,该县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规上工业企业设置研发机构,明确新建企业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并正常运营一年,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力。 当前,我市聚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立健全“三链”融合机制,做实“链长”协调职能、突出“链主”主导地位、强化“链创”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串珠成链、互联成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数智赋能 “三化”融合提升产业层次
爽露爽公司已完成数字化试点转型改造。公司市场部经理沈煜介绍,“通过精准需求预测和JIT管理,排产效率提高60%,设备利用率从70%提升至90%,库存水平降低20%,供应链协同率大幅提升。” 京华彩印公司在经信部门指导下,经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每台机组的实时产能都投放在车间大屏幕上,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工作人员可随时调整关联设备运行参数。公司行政部工作人员吴壮介绍,“经过数字化改造,每台机组的产能提升20%左右,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正如爽露爽公司、京华彩印公司一样,很多企业抢抓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机遇,争先把“数字+”作为自己拥有的标配。今年纳入改造试点企业175家,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纸(卫)塑包装、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四个试点行业。 我市建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企业+行业+区域”三层服务框架,集数据服务、模型服务、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企业诊断、需求对接等服务。按照每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的70%给予补助,主要补助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中购买相关软件、云服务及传感器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以及相应的数字化服务支出等。 顺应国家“智改数转”政策,双环科技运用5G专网、视频AI智能分析等新技术,构建了安全、环保、生产、实验室等14个模块,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智能化决策。九衢管道有限公司投入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管道输送颗粒,可将杂质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并且人工成本也降低了4成。 当前,我市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蝶变”行动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助力主导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