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8 第04版:时事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开门”听民声 “答题”见实效 |
|
|
|
|
|
|
上接1版
据介绍,该市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树立“实干者得重用”的导向,动态调整140名干部,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管网升级 让群众喝上“舒心水”
“以前夏天用水全看‘运气’,有时还得指望消防车送水,现在好了,随时打开龙头水就哗哗流!”沉湖镇居民王奶奶看着自家水龙头喷涌而出的清水,笑得合不拢嘴。 沉湖镇片区3.3万居民长期依赖石剅水厂供水,但由于水厂建成时间长,管网老化、水压不足,每天供水时长不足8小时,去年用水投诉达200余条。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攻坚的动力。”沉湖镇党委书记罗志光介绍,镇里多方争取资金2700余万元,启动石剅水厂管网提升工程,铺设管网218公里,安装智能水表7507块,新建800立方米清水池,并积极对接襄北水厂,为群众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水。 如今,水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3.3万居民彻底告别“用水难”。 同样用上“舒心水”的,还有刘家隔镇的群众。 “以前洗澡得掐着点,以后想啥时洗就啥时洗。”集镇居民李阿姨说,现在随时能用上水,多亏了水厂升级改造。 刘家隔镇在“开门教育”中,通过“敲门行动+屋场院子会”倾听民生诉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分时段供水”问题,该镇斥资211万元启动应急水源工程:钻3口深水井、加装智能水表、更换老旧饮水管网,有效提升了供水保障水平。 “项目竣工后,可实现全域全天候供水,有效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用水问题。”刘家隔镇负责人表示,聚焦老百姓“衣食住行”办实事、解民忧,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一批惠民实事得以办成。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汉川市坚持以“开门听民声”摸清需求,以“答题见实效”赢得民心,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体现在每一件实事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个个新变化中愈发真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