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28
2025-07-28 第04版:时事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荒山着绿装沃土涌金浪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623
        上接1版        

        如今,除矿2、矿3区仍在加紧施工外,其余矿区已完成修复蜕变:321亩耕地种满农作物,地质灾害隐患彻底消除,水土流失得到根治。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新增耕地495亩、林地216亩、工业建设用地240亩。        

        点土成金
        碎田薄土成“增收源泉”        

        走进小河镇国庆村,路边连片的农田绿意盎然,庄稼郁郁葱葱。
        “以前地块碎得像‘补丁’,现在整治后连成片,合作社流转土地从几百亩变成上千亩,耕种效率翻了几番!”宇飞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田志强算起了“收益账”:撂荒地被企业流转后,通过“乡投+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农户的租金不仅提高了,农忙时还可吸纳部分村民务工。
        曾经,小河镇面临“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地撂荒成片”的困境。2022年入选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后,转机悄然到来——湖北乡投孝昌公司投入4.6亿元,推进农田整治、旱改水、水源地保护等工程,累计新增耕地2000余亩、水田370余亩、挂钩指标960余亩。
        土地整治后,效益如何最大化?
        小河镇探索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新模式——整合合作社资源,衔接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发展优质水稻、低GI大米试验田,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稻米全产业链;培育迷迭香、稻虾共作等特色产业,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最大价值。
        土地整治不仅是“田畴革新”,更带来人居环境的“脱胎换骨”。近年来,小河镇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打造等重点项目有效衔接,上演了一场人居环境提升“拉力赛”,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河畅通的美景,引领越来越多村民拿起扫帚,为家园添力添彩。
        友庆村里,柏油路穿村而过,路灯照亮庭院,农家小院门前花香阵阵。村民高兴地说,昔日脏乱差的村湾,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不比城里差。        

        农旅融合
        田园乡愁变“流量密码”

        国庆村1000亩迷迭香种植园里,蓝紫色花穗随风摇曳,香气沁人心脾,深加工厂房里,精油、香薰等产品正在打包发货。
        2017年,土生土长的田双峰决定返乡创业,他从几亩试验田起步,逐步流转荒坡荒地,扩大种植规模。2022年,他又建起加工厂,拓展烧烤露营、研学体验等新业态,研发精油、香薰、沐浴露等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迷迭香一年双收,效益可观,基地管理和采收还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务工,采收高峰有100余人在基地务工。”田双峰笑着说,基地正积极探索烧烤露营、婚纱摄影、研学教育等新业态,努力将迷迭香种植基地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项目。
        不远处的鸿翼“梦里水乡”田园综合体,格桑花海与松树林相映成趣,游客们在露营地烧烤欢笑,孩子们在山水间嬉闹玩耍。
        “我们依托京港澳高速出入口和‘明清古街’资源,打造集康养、采摘、民宿于一体的综合体。”鸿翼田园综合体负责人胡中书介绍,综合体配套建设一批休闲民宿和休闲娱乐设施,800亩樱桃、黄桃采摘基地和甲鱼养殖塘、有机蔬菜园错落分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股份分红”模式,已带动150余户村民增收,为周边乡亲提供300多个岗位。
        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小河镇的蜕变不止于此。
        小河镇串联起古街、古景、古文化等乡愁符号,与观音湖风景区、刘震将军纪念馆、观山禅寺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菜联红嘴菠菜、沙窝红萝卜、花山玉皇李等“一村一品”,让游客在绿水青山间留住浓浓乡愁。如今,明清古街的石板路上游人如织,生态采摘园里笑声不断,农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正转化为村民的“增收密码”。
        青山叠翠,沃野生金。行走在小河镇的土地上,生态修复的绿意、土地整治的生机、农旅融合的活力扑面而来。这场跨越山水田林的“三重蝶变”,不仅绘就了生态振兴的新图景,更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