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3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让年轻干部在学习教育中壮筋骨长才干 |
——市临空区构建“学查改”体系培育发展生力军 |
作者:
全媒体记者肖青松 通讯员谢航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618 |
|
|
|
|
|
|
全媒体记者肖青松 通讯员谢航
目前,市临空区“85后”干部占比已达55%以上。如何让这支生力军既葆有敢闯敢拼的锐气,又筑牢清正廉洁的底线? 今年,市临空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线,创新构建“学查改”一体培育体系,引导年轻干部在火热实践中“身临其境”锤炼本领,助力发展“腾空而起”。
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原以为审批签字只是流程操作,直到深挖业务流程,才发现背后竟隐藏着多处廉政风险点。”市临空区经济发展局年轻干部杨谢福在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道出了深化学习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针对年轻干部思维活跃但阅历较浅的特点,市临空区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施教。通过领导干部“示范课堂”、业务标兵“实战讲堂”、警示教育“沉浸课堂”、青年干部“成长夜话”协同发力,系统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让严实作风融入日常。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设“临空大讲堂”,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提升能力。招商干部强化“走出去”实战锻炼,窗口单位精练“开口讲”服务规范,村干部“入一线”深学群众工作法,经济部门“学政策”后,更注重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企业。 市临空区经济发展局的干部深入辖区重点科技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得知凯瑞公司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他们立刻研究申报政策,发现企业符合“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条件,迅速联系合作银行上门,帮助企业以核心技术专利获得1000万元授信。企业负责人说:“管委会的干部像办自家事一样为我们奔走!”目前,全区科技企业已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授信达3300万元,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祛弊革新,锤炼过硬作风
查摆问题是改进作风的关键一步。在学习教育调研座谈会上,年轻干部的自我剖析直指痛点:“驻村走访‘打卡’多,解决问题少。”“服务项目有头无尾。”这种“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的鲜明态度,贯穿于该区推行的三级查改机制全过程。 市临空区企业服务部门重点整治“服务企业效率低”现象;综合协调部门着力解决“落实打折”问题;片区党委深入排查“民生服务走过场”隐患;市场化改革部门专项治理“资产盘活不力、改革推进迟缓”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 企业服务部门的干部边查边改,主动对接新入驻的金杨锂电池项目,了解到企业设备已进场,急需接入外电并处理污水问题,便化身“帮办员”,全程跟进、协调联系,将所有流程压缩至3天办结。企业负责人感慨:“这种‘跑腿式’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临空温度。”
实践砺能,淬炼青年力量
市临空区创新开展开门教育,将实践课堂搬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项目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如何确保年轻干部下得去、干得好?该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责任压实到一线。该区专项成立“双百工程”协调服务指挥部,构建“一驻全包”责任体系,实现区领导、部门及派驻机构负责人对重点项目、重点村湾的全覆盖包保联系,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力量下沉到一线。选派年轻干部充实到“一驻全包”“防汛抗旱”等专班,120余名干部深入28个村湾“面对面”听民声,30余名“项目秘书”常驻130余家企业和建设工地,成为服务发展的“贴心人”。 考核聚焦于一线。明确“项目秘书周访项目、包村干部周下村湾”制度,以“问题解决率”为核心指标实行“周报告、月通报”,彻底杜绝服务“走过场”。截至目前,累计解决企业诉求157件,居民反映事项210余件。 从办公室到项目工地、田间地头,这场贯穿学与践的锤炼,已成为市临空区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的响亮品牌。“不做办公室的‘盆景’,做人民群众中的‘雪松’。”多名青年干部坦言,只有扎根一线,才能真正听到民声、读懂民意、服务民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