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22
2025-05-22 第02版:时政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一场与旱情的“较量”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432
        上接1版

        多次调试运行后,5月20日上午,水源经过长达22.3公里的灌渠输送,最终顺利抵达青桥水库,化解了邹岗镇数万群众的饮水难题。
        
        干群上阵
        打通供水保畅“最后一公里”        

        “打捞浮萍速度再快一点,一定要确保水源干净无杂质!”21日上午10时许,驱车行至邹岗镇青桥水库旁的李集村灌渠边,村党支部书记李四如忙着带领3名村干部和志愿者清掏灌渠浮萍,用生石灰展开消杀除菌等工作。
        记者沿着灌渠向青桥水库行走,看到不少镇村干部头顶烈日值守在灌渠沿线。多位农民告诉记者:“能从20多公里外的邹家河调水,保障大伙饮水安全,政府做了件大好事啊!”
        为了打通供水保畅“最后一公里”,邹岗镇组织100余名镇村干部,率先对境内渠系、断面进行清淤除杂,同时组建综合协调、渠道管护5个专项小组,将22.3千米输水渠道划分为4段,三班倒24小时巡渠查漏,并全面入户走访宣传,对各村水资源做好调配,分段供水,保障正常生活用水。
        “由于这条灌渠15年未曾启用,灌渠沿线清掏疏通、除杂堵漏工作十分艰巨,不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坚守。”镇人大副主席朱子龙说,在抗旱保供行动中,镇委组织委员何攀等人赤身上阵,跳入水中堵塞灌渠漏洞,村干部刘毅等人发挥退伍军人作用,顶在下水清障和夜间巡查一线,不少村民纷纷自发参与值守护渠工作。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用为饮水问题发愁了!”看着淙淙清水快速奔涌至青桥水库,李集村村干部梅威欣喜不已。        

        科学调度
        全力以赴为农田“消暑解渴”        

        “新泵站5台机组启用了,水就能更快抽上来,附近白沙、花西、陡山等乡镇的庄稼再也不会因没水灌溉而烦恼了。”下午1时许,在白沙镇澴河旁的陆山泵站现场,看着清水从新建渠道的出水口顺着渠道哗哗流入稻田,滋润着绿油油的禾苗,泵站负责人宋红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前段时间,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白沙镇等农田耕地因水源不足而出现旱情,影响农作物生长。为此,陆山泵站火力全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提水保灌作业,向附近农田输送了160万方“解渴水”。
        “2023年,县政府投入4817万元新建陆山泵站,对泵站机组和管网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泵站抗灾提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宋红英说,泵站将根据周边乡镇用水需求,准备开展二次抽水保灌作业,确保周边5万余亩农田喝上“解渴水”。
        自进入晴热高温干旱天气后,陆山泵站等一批建成并使用的水利项目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成为老百姓交口称赞的“生命工程”。
        “我们争取4.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5个国债灌区项目完成改造后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开闸输水时间从5天缩短至2天左右。”马学军介绍,针对今年持续旱情,县委、县政府科学调度水利设施,采取从徐家河水库、芳畈水库、观音岩水库调水,利用澴河陆山、白沙泵站等设施提水等措施,为全县14个乡镇(开发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约26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并遏制了境内旱情。
        当前,旱情仍在持续,孝昌县把抗旱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水利部门安排专门人员巡查河流、水库、泵站、沟渠等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及时清除杂草杂物,确保抗旱渠道畅通。同时,加强水库水源科学调度,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灌溉供水,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抗灾自救,努力将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