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12 第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就”在“家门口”幸福更安稳 |
——我市全力推进“家门口”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
作者:
全媒体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郑鹏丽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729 |
|
|
|
 |
4月9日,在大悟县的丰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家门口"就业的员工在焊接、质检出口德国的新能源灯具。■全媒体记者李文勇特约记者李杨通讯员刘阳摄 |
|
|
|
|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家门口”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列为全市“十大行动”之一和重点民生实事之首,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6个方面、19条具体举措,形成了党委统筹、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市县协同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助“家门口”就业取得实效。 据市人社局介绍,我市采取持续加强智慧就业平台建设、举办“春风行动”送岗“家门口”、开展跨域协作促进劳动力有序高效利用等方式,实现了1至3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679人。
智慧赋能 岗位推送更精准
“我想找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求职者刘珍说,她住在孝南区杨店镇,关注了“微孝就业”小程序后,经常收到杨店镇及周边企业岗位,恰好满足了“家门口”就业需求。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就业服务“智能化”建设,着力打造孝感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运用AI算法让岗位推送更加精准高效。 今年春节前,我市利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摸排返乡人员,建立38.08万返乡人员“实名制动态清单”。同时,广泛开展“访企问岗”行动,收集全市528家企业用工需求1.8万个。 楚能新能源人力资源部经理郑怡说:“相关部门经常关注我们的用工需求,用平台把岗位推送给符合条件的求职者,提高了企业招聘的成功率。” 今年1至3月,我市向有留孝就业意向的2.44万名返乡人员定向推送“家门口”岗位信息68万余条,促成了2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为楚能新能源筛选了1.5万余名符合招聘条件的返乡人员,以点对点方式推送工作岗位,一周内该企业平均每天收到160余次面试请求,平台上岗位日均浏览量3000人次以上。 下转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