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28 第04版:民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汉川:医警联动畅通“绿色生命通道” |
|
作者:
特约记者刘晓平 通讯员李超华 鲁聪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084 |
|
|
|
|
|
|
特约记者刘晓平 通讯员李超华 鲁聪 “感谢医护人员及时救助,救了他的一条命。”3月26日,在汉川市人民医院病房里,患者王先生家属哽咽道。这是对医护团队最真挚的感激,这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30分钟生死营救,在仙女山医院与汉川市人民医院间展开,也展现了“政府—医院—公安—市民”多方协作的公共急救体系效能。
分秒必争—— 急诊先治打破常规
时间回溯至3月21日上午10时许,一名约50岁的男性,突发昏迷倒于路边,被两名热心市民紧急送至仙女山医院。患者意识不清、无身份信息、无家属陪同,起病急,病情复杂。 接诊后,首诊医生黄荣第一时间完成查体及常规检查,初步判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变。同步启动“三无患者”急救预案,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医护团队急救先行,保障患者检查不耽误、治疗不间断,体现“生命至上、救治优先”急诊救治原则。
上下联动—— 医共体救治高效运转
正在坐诊的医联体专家——汉川市人民医院内科李楚雄主任加入抢救。他第一时间协同卫生院医护诊断处理,精准把控转诊指征,迅速联系转诊平台,衔接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患者检查,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传”的医联体救治优势。通过120无缝衔接,依托区域急救网络及急救设备支持,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安全到达。
多方协同—— 警医联动精准施救
仙女山街道辖区民警5分钟内抵达,通过人脸识别技术,10分钟完成身份核验及家属联络,王先生现年54岁,住新汉都居民小区。医院根据民警提供的信息,启用HIS平台的信息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功能,快速调取患者既往病史,追根溯源查病因。后勤保障由医务科全程协调,实现“抢救动线”无缝衔接。患者于发病后30分钟内经绿色通道直达汉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目前,患者已恢复自主意识,转入普通病房开始康复治疗中。急诊救治验证了仙女山医院在“卒中防治站”“紧密型医联体”“区域黄金急救圈”建设中的能力提升成效,特别是热心市民的初步救助、民警的科技助力与医疗团队的精准处置形成完整接力链,更是一次对医院急救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完美检验。 未来,仙女山医院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建设,以此次成功案例为模板,优化“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继续加强演练培训,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同时,也将继续开展“心脑血管防治一体化”工作,提高群众健康防治意识,增强居民健康素养,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有序就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