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07 第03版:聚焦孝感两会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向“新”而行促发展 凝“新”聚力共奋进 |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联组讨论侧记 |
|
|
|
|
|
1月6日下午,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开展联组讨论。 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真实,分析形势深入透彻,谋划工作科学务实,目标定位鼓舞人心。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实际,切实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贡献力量。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向新而行、以新提质,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赋能挺脊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张国祥委员建议,要加大力度,促进实体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对招商引资企业要考察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实体企业走出去。 孝感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创新基础。肖勇委员建议,建立一系列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合力和集群,把孝感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新质生产力高地。 刘开英委员建议,完善产业布局,打造远近一贯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打造行业一品的优质企业新龙头;提升产业基础,打造产研一体的创新体系新模式;强化产需对接,打造市县一网的协作配套新循环。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电子商务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陈传红委员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在电商标准化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电商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在乡村全面振兴上要挖掘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潜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孝感市富硒土壤资源丰富,且范围较广,发展富硒产业,对于提升我市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邹琴委员建议,统筹做好集中连片开发工作,逐步打造富有特色、品种多样的富硒农产品品牌。打造富硒产业区域性创新平台,制定本市富硒农产品的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强化示范带动,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推进全市富硒产业园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力
2024年,我市扎实推进“孝着办”营商环境建设,综合施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姜红霞委员建议,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帮助,从帮扶产业园区出发,带动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对优秀的产业园区,在资金、项目、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各种措施推进园区进行数字化升级迭代,构建更具韧性和活力的产业生态。 方琳同志表示,要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聚焦重点战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大有效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银政联动、产品推动、营销拉动,赋能服务提升,为孝感提供坚定的支持和贡献。
坚持民生为大办好民生实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范伟委员建议,出台医养结合服务规划,明确医养机构布局、标准等。推广医养结合项目成功经验,开展医保基金打包医共体使用试点。 徐卫军委员建议,加强医保对公立医院支持力度,促进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加强异地转诊管理,分类明确异地转诊条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夏凯委员建议,进一步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实学生心理课程,增强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 “游泳进校园”深受市民欢迎,但一般面向小学高年级,时间基本都安排在暑假。程飞同志建议,针对有条件的场馆,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常年面向小学生乃至中学生低收费开放。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李安明委员建议,积极打造科技领域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卓越工程师等五支科技人才队伍,对接“4+2”主导产业打造“4+2+N”产业人才队伍,打造乡村产业、乡村科技等五支重点人才队伍,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等五支文旅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育领域、卫生健康等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其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社区群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彭春明委员建议,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尽快充实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各项工作效能。 (全媒体记者董晓芳黄华刘艳黄佐君郑玉欢王德强胡登韩和平刘洋万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