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06 第07版:特别报道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修一条路 美一片景 富一方民 |
|
作者:
全媒体记者王琦 特约记者冯璇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863 |
|
|
|
|
|
|
■全媒体记者王琦 特约记者冯璇 冬日里,驱车沿应城市八汤线驶入杨岭镇旅游环线,沿途景色错落分布,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境内G347国道、县道应汤线、乡道龙汤路三条公路贯穿东西,县道雷潘线,乡道景杨线、祝龙线三条公路连通南北,村到乡镇、乡镇到县城已成了‘半小时交通圈’。”和岁末返乡的杨岭镇群众聊起脚下的路,他们都很自豪。 自豪源自于该镇持续整合多方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建设“四好”农村公路。 “2024年3月我家更换了凉棚棚顶石棉瓦,村干部4月初到我家沟通,告知乡道5米内不得修建建筑物,4月9日我们就主动配合拆除了门前的凉棚。”上湾组村民张么芳说。 在杨岭镇“四好”农村路沿线,像张么芳这样主动配合建设的经营主体和群众还有不少。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杨岭镇着力解决群众出行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出行的新期盼和新需求。 彩春家庭农场坐落在杨岭镇祝墩村。2003年,石旭军从外地返乡投身农业,2013年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家庭农场。 “创办家庭农场,镇、村两级一直都很支持,尤其体现在修路上。”谈起农场周边道路的变化,石旭军很高兴。 2023年,石旭军得知杨岭镇要创建2024年“四好”农村公路,便立即联系杨岭镇党委干部,了解设计规划,希望能将农场周边村道纳入建设范围。 在设计线路规划时,杨岭镇坚持“农村公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经过走访征求多方意见后,将农场所在的祝陈线纳入了规划。 石旭军说,经过道路拓宽和除杂,来农场的两座必经之桥已经加固拓宽完毕,现在农场周边的环境焕然一新。 如彩春家庭农场一样,梓京采摘园、沐辰果园、秋满园合作社等沿线数十家涉农企业交通环境均得到改善。 近年来,杨岭镇大力推动“农村公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沿线农文旅企业、红色教育基地、A级旅游景点和美丽乡村串珠成链,不断优化路网结构,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勾勒出乡村振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