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31
2024-12-31 第02版:时政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返乡“新农人” 育桃促振兴

——记市政协委员、孝昌县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邹智坚

作者: 全媒体记者王悦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338
        全媒体记者王悦

        隆冬时节,在孝昌县小河镇前进村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桃基地里,合作社负责人邹智坚正和工人手持除草机除草,飞舞的碎草像旋转的雾,散发出阵阵香气。
        “做好日常管理,第二年果树才会高产优产。”邹智坚停下手中的活计,抹了一把汗。连日来,他和工人忙着在果园除草、施肥,从早干到晚。
        邹智坚是“80后”,孝昌周巷镇人,十七八岁便外出闯荡,在河北、北京等地干过个体经营,从事过机电工程,小有成就。2019年,受到乡情感召,邹智坚毅然返乡创业。
        小河镇黄砦村(后与宋砦村合并为前进村)多岗地,砂质土壤通气性能良好,适合种植果树。邹智坚在当地流转300亩地种植桃树,并成立了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果树,增收致富。
        孝昌种桃历史悠久,但邹智坚从未从事过果树种植,一切从零开始。开荒拓土,他亲力亲为,不会种植技术,就去参观学习,跟“老把式”、农业专家学习。几年来,凭着勤奋和肯吃苦,他从“门外汉”变成了精通技术的“新农人”,基地种植规模也扩大到500亩,发展黄桃、油桃、血桃等多个品种的桃树几万株。
        2021年起,桃树开始挂果,采收季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几个月,也是桃园最忙的时候。那时候,每天天刚亮邹智坚和工人就进园忙碌,避开最热的几个小时,工作持续至半夜。
        辛苦伴随着丰收的甜蜜。桃园每年产果20万斤以上,主要批发给孝感首衡城,并通过电商销售。因为品种好、管理到位,桃子口感好、甜度高、香味足,不愁销路,每年可纯收入60万元以上。
        “工作就在家门口,又能带孙儿又能挣钱。”今年60多岁的前进村村民蔡育民,流转了3亩地给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桃园建起来就一直在里面干活,“工资加上流转费,每年能挣六七万元。”2021年以来,基地带动当地40户农户年增收3.6万元,带动农民就业800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发展。
        在发展桃种植,带农增收的同时,邹智坚坚持科技兴农。合作社通过县农科所牵线,获得省农科院何华平教授团队支持,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一对一支持合作社开展特色桃新品种(系)培育及绿色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2020年8月,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湖北七仙红果业公司成员单位、股东之一。合作社积极通过提供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销售引导农户种桃。农户许友清常年种植水稻、花生等作物,在合作社带动下种了几亩晚熟血桃,今年挂果,合作社帮忙销售,收入近万元。
        要卖好桃,必须打响品牌。作为市政协委员,邹智坚从实际出发,围绕打响“七仙红”品牌,先后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加大七仙红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力度,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品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七仙红桃采摘文化旅游节,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推介力度,打造全县共建、共享的中国血桃第一品牌”等提案。
        如今,市县两级对孝昌桃产业的支持、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以“孝昌血桃”为代表的七仙红桃在全国一路领“鲜”。邹智坚心里也有自己的计划:“我们准备先利用村里天然优势,建一些木屋、土灶,再搞一些旅游配套设施,通过农旅融合聚人气、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