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30
2024-12-30 第03版:特别报道 【字体】大 |默认 |

暖心候车亭 温暖乡村路

作者: 文/全媒体记者刘艳通讯员熊腾夏国华图/全媒体记者吴垠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230
乘客在孝南区西河镇红林新村公交站等车。
新能源公交车在孝南区西河镇红林新村红林驿站充电区充电。
孝南区杨店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孝南区西河镇红林新村司乘人员休息亭。
村民在孝南区新铺镇新进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收寄快递。
孝南区杨店镇居民在新建成的公交站台打扫卫生。
新开通的311、312路城乡公交车辆整装待发。
        12月12日9时许,一辆农村客运车缓缓靠近孝南区新铺镇桃花驿大道园区一路候车亭,到站乘客有序下车。看着醒目的站牌、宽大的遮阳棚、干净的座椅,村民胡乾春高兴地说:“有了新候车亭后很方便,刮风下雨也不用怕,交通人为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近几年,针对农村公路上部分公交站设施简陋陈旧、乡村“路边站”无公交站亭等问题,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加快改善升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步伐。2021年至今累计新建农村候车亭655个,初步建成互联互通、镇村通达、安全便捷的县、乡、村三级客运站点网络体系。

        候车港湾,刷新美丽乡村颜值        

        12月12日10时,孝南区西河镇西河财政所站前,三四个居民坐在簇新的候车亭内等车。灰顶白墙、古朴而又简洁的亭子内,设有1条长凳,侧面入口是仿古代梅瓶造型的门洞,亭子中央广告栏挂着“美丽孝感”的公益广告,一旁的标识牌则清楚地注明经过的公交车辆、开班时间及停靠站等信息。
        魏珍清老人正翘首等车:“我回胡家砦,坐305。”老人不用看标识牌信息,就对去哪里、该坐哪一趟车如数家珍。“以前城郊的农村候车站亭,一般就是个孤零零的公交站牌立在路边,有的简陋得连站牌也没有。我们都是站在露天候车,夏天顶烈日、冬天冒寒风,遇到下雨天就更不谈了。”回忆往事,魏珍清笑着摆摆手。
        自2021年起,我市按照“一条线一幅画、打造最美农村路”的标准,建起一座座兼顾美观与实用的农村候车亭。新建的农村客运候车亭不仅外观规范统一,而且美观大方,让群众免受风吹雨打之苦,有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从过去简陋的公交站牌,到现在可以遮风避雨的候车港湾,小小候车亭这几年“悄然变身”,不仅给城乡居民带来便利,也进一步提升了孝感公共交通的出行品质。        
        孝南区还乘势而上,开启“全域公交”时代——今年8月,该区组建由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及各乡镇组成的工作专班,共商优化循环线路,以既有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为主,持续提升公交线路覆盖水平,开通通村公交线路29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12条、镇村微循环线路17条,覆盖孝南区187个行政村及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
        孝南区西河镇道店站农村公交候车亭和旅游景点道店民俗村相隔仅几步之遥。候车亭与周围的民居、路边景点融为一体,不仅方便出行,还成为乡村公路中一道风景线。

        便民空间,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12月12日下午,随着一辆公交车的到来,在孝南区西河镇红林新村候车亭等待的村民们边聊边上车,享受便捷舒适出行的幸福与惬意。不同的是,这辆公交车车厢尾部设有一个客货邮快递柜。驾驶员清点完发往各地的快递包裹,驾车驶离红林新村。
        候车亭“焕新”后,也成为了“交邮合作”的运输节点——“公交带货”模式顺利开启,土特产出村进城步伐加快。        
        作为寄递物流点,红林新村村级综合服务站就设在候车亭不远处,该站点月均寄件300余件。“红林鸽子蛋”“雨朵葡萄”等农副产品从这里走出去,年销售额可达50余万元。
        我市各地积极探索交邮合作便民新模式,通过城镇公交车将邮政快递运至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及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物流网络加快完善,乡村物流配送更便捷。        
        一条条通往乡村的道路上,一辆辆公交车平稳地驶向村庄,从候车亭载起乘客、拉上快递包裹,既满足了村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又畅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从孝昌的香甜蜜桃,到孝南的白嫩莲藕,再到大悟的春日新茶,以候车亭为起点加速出村、入城、飞上全国各地餐桌。搭上公交车之后,农产品快递包裹出村时效提高、成本降低,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共治共享,探路管养长效机制        

        12月12日,孝南区杨店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内,公交车整齐停放。200多米开外的候车亭里,几个村民正在自发为广告栏和凳子“洗脸”。
        我市充分利用市场化模式,将候车亭养护纳入公路养护范畴,由专业化养护公司维护保养。各地也尝试把候车亭养护和“路长制”工作结合,把管养纳入“路长”日常工作中。同时充分调动沿线群众参与公路治理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候车亭养护,做做卫生,清除周边杂草等,实现专业化与群众管养双结合。
        随着农村候车亭的建成,我市还同步优化公交线网、完善场站布局,投入运营综合客运枢纽2个,等级客运站2个,完成新改(改造)乡镇汽车客运站(综合运输服务站)17个。公交“便民、为民、惠民”的作用被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各地因地制宜,有的在确保场站集疏运等功能的前提下,服务于城乡连接,实现公路与城市公交的无缝换乘、快速集散,把客运站打造成为集公交首末站、校车充电站、物流配送点、旅游集散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有的则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客运站旅游集散功能,构建客运站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实现“一个点带动一整片”的效果。
        以“小切口”提升幸福感,用“微实事”撬动“大民生”。我市还将持续加强农村候车亭的日常维护管理,进一步优化镇村道路公共交通出行“硬设施”和“软服务”,让小小的农村候车亭成为促进乡村振兴、服务群众出行的“暖心亭”。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