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1-16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把民生事办到民心里 |
|
|
|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党员干部必须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把“民生事”当“头等事”,出实招、求实效,争做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忠实实践者。 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往往就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诸如食品安全、小区环境、养老服务等等,这些关系着群众生产生活,关联着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越是细微处,越彰显为民服务温度,越需要拿出实招硬招。党员干部要紧盯群众身边“小事”、心中“实在事”重点发力,积极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感受小事办好的温度、社会治理的力度。 从老百姓的需要出发才能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哪里有人民群众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听民声、顺民意,走到群众中去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让群众的声音被听到,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信息得到充分交流,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诉求、提供服务,既让群众理解政策,还能收获群众的支持和好点子,寓有心的服务于无形的管理,方能以心换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