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3-28
2024-03-28 第04版:应城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技”高一筹

——应城市春耕备耕一线见闻

作者: 特约记者李梦婷 通讯员余新怡 龚宁 丁浩文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814
城北魏河村油菜种植基地鸟瞰图。 ■通讯员胡浩摄
城北街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无人机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作业。 ■通讯员田佳妮 摄
番茄公社数字农场大棚内水培蔬菜长势良好。■特约记者李梦婷 摄
3月26日,应城市农业农村局在三合镇开展农业机械年检年审工作。■通讯员邱胜摄
应城市"科普惠农·护航春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通讯员许颖 摄
农技专家在天鹅镇八里畈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进行农技指导。 ■特约记者冯璇 摄
天鹅镇八里畈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特约记者冯璇 摄
        ■特约记者李梦婷  通讯员余新怡  龚宁  丁浩文
        与天时竞速,义和镇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流水线正摩拳擦掌;
        与地利映衬,杨河镇高标准农田迸发出勃勃生机;
        与人和携手,田店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试、保养农机……
        阳春已至,万象“耕”新,应城市各地已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在种种“黑科技”的加持下,应城新农人不再起早贪黑、面土背天。
        “通过手机,可以直观地看到棚内作物的水、肥、温度、光照等情况。”应城市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总经理陈祖清介绍,如今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灌溉、施肥等作业。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正让应城新农人“技”高一筹。
        农机先行助力春耕
        
农机是春耕生产的主力军。当前,正值小麦返青末期、拔节初期阶段,是小麦锈病、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
        田店镇畅马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基地,技术人员有条不紊为无人机配药灌水,植保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喷洒农药,雾状农药随着气流散落在绿油油的小麦田中。
“相比较背着喷雾器打药,无人机省时又省力。”畅马村种粮大户李军说,他家有600亩小麦,以前10天才能完成的活,现在无人机作业只要1天。
        “农机闹春”要加速跑,也要安全跑。近日,应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围绕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补短板、农机质量监管等政策法规内容,宣传智能农机装备、质量监管政策、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等知识。”该局农机化管理股负责人廖志成介绍。
        应城市2024年度农业机械年检年审工作同时开展,坚持“人、机、证”三见面的基本原则,对全市农机手驾驶证、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外观、发动机、制动、灯光、反光标识等进行严格审验,重点检查车辆的机械性能、工作状况、故障隐患,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运行。
        农“智”服务贴心春耕
        每年春耕备耕之时,应城市的农技专家都很忙,他们在一线送“智”,将新技术、新方法贴心送到群众身边。
        3月18日,应城市“科普惠农·护航春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在义和镇柴咀村拉开帷幕。
        培训会上,孝感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围绕春耕主题,将法律知识科普与农业安全生产相结合,详细讲解农机安全操作事项。        今年以来,应城市遭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虾蟹、畜禽等动物出现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初春时节,该市农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共同应对低温冻害带来的影响。
        在虾蟹养殖基地,技术人员仔细观察水质变化、虾蟹摄食状况,耐心解答养殖户的疑问,并针对虾蟹养殖提出科学解决办法。
        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推广股股长何爱美支招:及时补栽水草及沉水植物,稻田养虾保持浅水位,适当少量多次追肥,泼洒有益菌、补充硅藻调节水质,适时少量投喂精饲料,增强鱼虾蟹的免疫力……
        在畜禽养殖场,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出精准畜禽养殖“处方”,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农技支持护航春耕
        春耕过程中,科技元素频频出现,田间地头“点缀”满满“科技范”。        3月14日,在城北街道魏河村油菜种植基地,一架无人机将防治药品均匀喷洒到油菜枝叶上。
        54岁的魏红军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受冰冻雨雪天气影响,他之前种植的近百亩油菜“状态很不好”。对此,农技人员适时和他一起下到田间,手把手指导补救技法。        3月18日,在义和镇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张俊培正在向农民朋友介绍北斗监测系统和测深施肥器。
        “北斗系统可以直观地从手机上看到所加装农机的工作情况,包括机械在哪里工作、干了多少活;侧深施肥设施则能精准将肥料施布于作物根系附近,可以精量控制化肥的使用。”张俊培直观介绍。
        经过几年的实验论证,张俊培给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插秧机等机械加装了北斗监测系统和侧深施肥器。
        “尖板眼”带来好效益。去年这些机械作业5000多亩,为服务对象省工500多个、省工钱10万多元,为合作社增收2万多元。
        ……
        田间地头,“技”高一筹。一幅幅鲜灵的现代农耕图跃然入眼,待到金秋,激荡的科技动能,势将转化为丰收盛景。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