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16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建法治文化阵地 展交通普法风采 |
我市用法治元素“点亮”公共交通空间 |
|
作者:
全媒体记者刘艳 特约记者李苏秦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612 |
|
|
|
|
|
|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艳 特约记者李苏秦 “每天到这里转转,能学到不少法律常识,真是太有帮助了。”9月14日,孝昌县小悟乡青石村普法文化长廊,村民们正在驻足观看——通过案例分析、漫画等,村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民法典怎样保护公民一生权益。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聚焦示范创建“阵地式”普法,紧紧围绕公路、水路重要交通节点,以车站、渡口、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作为法治宣传阵地,因地制宜打造交通运输法治“微景观”,受到群众喜爱。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还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交通运输场站建设及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在“八五”普法期间建成高标准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他们用生活案例、法治格言、文字标语、漫画等形式,充分利用车、船、路、港、站等公共交通空间以及出租车、班线客运、交通驿站等平台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还投资3万余元将包保的青石村打造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市各地交通综合执法人员组成安全专班,打造法治文化移动阵地。他们走进站、场及交通运输企业等处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将法治宣传融入解答、调解过程中,防范和化解因交通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强化对流动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还将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区)至少建成3个、“八五”普法期间至少建成9个交通运输法治文化阵地,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法治学习平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