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16
2022-12-16 第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孟宗故里,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孝昌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作者: 全媒体记者王悦 通讯员鲁以芳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248
■全媒体记者王悦  通讯员鲁以芳
        孟宗故里,孝道昌隆。走进大别山南麓的孝昌县,不分市区、乡镇,有广场的地方就有欢快舞者;不论专业、业余,有公园的地方就有愉悦的歌唱;不论闹市、村湾,有图书的地方总有静心的读者……这里居民生活的一瞥一幕,都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浸润和脉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自去年获批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孝昌县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创建目标,在公共文化阵地、人才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下真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旅创新融合,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绘就孟宗故里“诗和远方”新画卷。

          文化惠民
          加码幸福生活

        散步、打球、跳舞、遛娃……傍晚,孝昌县七里湖文体中心室外广场上人气十足,自5月室外广场对外开放以来,这里便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目的地。
        七里湖文体中心是孝昌七里湖综合治理项目的一部分,采取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总投资2.4亿元,主体工程包含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及室外广场等,配套建设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目前工程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明年正式对外开放。综合治理项目完工后,将为周边15万群众提供文体休闲场所。
        这是孝昌坚持文化惠民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孝昌持续推进“百千万文化惠民”项目,让群众文化生活有阵地、更多彩、更便捷。
        ——完善设施网络,丰富文化生活载体。按照“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便捷高效”原则,投入1500余万元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13个乡镇(区)中心建设全覆盖,全免费服务、全天候开放;投资建成县、镇、村三级文体服务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219个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每年投入100余万元更新书报刊,县、乡、村三级藏书量达88万余册,人均藏书1.82册。
        ——统筹资源,丰富文化活动供给。组织全县公共文化机构及民间文艺团队开展“戏曲进乡村”“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村晚”等线上线下各类文艺演出、展览、文化惠民活动。示范区创建以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余场。
        ——优化服务,打造活动品牌。持续举办“书·时光”公益讲坛,广泛链接省、市文艺团体、高校专业人才资源,聚焦群众所需,延伸服务空间,创新服务形式,一年来累计举办讲堂12期。在万人大社区花园镇澴西社区专门设置了宣讲阵地,针对留守群体、农民工等开展书画知识、曲艺技巧培训、同工同酬政策宣讲等“订单式”服务。

          挖潜人才
        激活文化事业

        “小河有‘三老’,三老如三宝。”千年古镇小河镇,依山傍水、历史厚重,孕育出许多文化名人,其中就有孝昌雕花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玉义,国家级书画名家胡在田,知名本土作家、孝昌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叶云生。
        沿着明清古街澴西街来到张玉义家,他正在研究新的创作题材。下转02版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