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8-23
2022-08-23 第07版:天仙 【字体】大 |默认 |

处暑正当暑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938
        曾海波

        民谚有云:“处暑处暑,热死老鼠。”“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节令虽已处暑,但暑气难消,人们就封了它一个“秋老虎”的称号。
        “秋来未见有清凉,头顶依然悬炽阳。暑热汹汹如猛虎,稻棉勃勃嗜强光。”白天暑热不退,夜晚有些许凉风。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首句中就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农谚讲,“(农历)五六月看恶云,七八月看巧云”。天上几朵白云在涌动、漂浮,辽阔的天空与金黄色田野合二为一。
        “处”是终止,出暑;入是入秋,一出一入,经过大暑和立秋的历练,处暑热情不减。今年是60年一遇的壬寅年,高温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干旱范围之大,对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汹涌的热浪是一场持久战,对我们的防暑机制、科学应对和人文关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春不如一秋忙”,处暑是忙碌的,秋天的收成关系大半年的生活。乡亲们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白天忙着收获,晚上忙着收藏,把丰收的果实堆满小院。再炙热的夏天,都会被秋凉代替。稻穗带来一丝秋的颜色和气息,稻穗青吼吼变成黄灿灿,成熟、丰腴,腆着肚子,弯下腰身,分娩在即。棉桃挂满了枝头,惊艳了整个秋天。
        “夏热夏苦,夏过秋补。”处暑到了要吃秋,人们食用一些鱼肉和瓜果,肉馅饺、牛羊肉之类,消去“秋乏”,以补充盛夏体力的损耗。吃瓜咬秋的习俗,在清代张焘《津门杂记》中“岁时风俗”中有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瓜果的甜香乘着晴风,遍地飘游,云絮般的蛋花,晶莹亮泽,香气诱人,嫩绿的葱花,烤熟的红薯,刚出土的花生,热烈招眼、玛瑙似的大枣,黑色李子,绿色苹果,紫色葡萄,爽口的秋梨,还有豆角、番茄、南瓜、冬瓜和土豆。莲子熟了,采莲的女子月下归来,怀里满抱着莲蓬,歌声搅乱了一湖月色。谷子黄了,玉米、绿豆快要成熟了,我们看见美味在招手。
        “四时俱可喜,最好处暑时。”处暑染出了五颜六色的秋,带走了“歌唱家”蝉,带来富有歌唱天赋的蛐蛐。蛐蛐是秋天的主角,黄昏之时,蛐蛐就已清亮了嗓音,“嗞嗞”地开始“歌唱”,你来我往,一曲歌罢一曲来,或高或低,或清脆或婉转,不论个输赢就不离开,把整个夜间都变成了蛐蛐的主场。
        万物炙热,终归清凉,秋被染黄,韵也渐浓……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