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8-10 第03版:大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巧用“加减乘法”—— |
大悟把“问题清单”变成“实事清单” |
|
作者:
特约记者龚红焰 通讯员蔡壮 蔡红艳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165 |
|
|
|
 |
|
 |
工人加紧施工,确保大悟县新体育馆早日建成,满足群众健康文化生活需要。特约记者龚红焰 摄 |
|
|
|
|
特约记者龚红焰 通讯员蔡壮 蔡红艳
8月8日,大悟县高铁经济试验区夏河村村民老张骑上摩托车,不到10分钟就来到新建的如“鸟巢”般的大悟县新体育馆,期盼着能早日看到竣工的那天,好带上孙子来这里打球。 大悟县新体育馆位于大悟县高铁经济试验区,建筑面积7234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建成后的体育馆将来既是市民运动休憩的好去处,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备用的方舱医院。 群众有期盼,部门有回应。连日来,大悟县文化和旅游局加大施工现场人员调度,配齐高温天气下降温物资,确保现场施工进度不减。 大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用好“加减乘除”法,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民生小切口,为民“加”速度。该县“四大家”领导带头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19名县领导建立联系点74个,全面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社会风险隐患等方面问题132个。整合优化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善“12345”热线接听、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加快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平台互通互联,畅通网上信访、“店小二”专线服务等群众和市场主体线上线下诉求表达渠道,多途径听意见察民情。截至目前,共收集各类问题4546个。县委常委根据摸清的实际情况、民声民意、诉求难题,认真制定“三个清单”,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集中研究讨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公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聚焦重点解难题,便民“减”流程。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权益保障等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已现场解决问题36个。聚焦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扎实开展“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帮扶活动,精准施策纾困解难,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县领导联系市场主体115家,共收集企业反馈问题清单106条,目前已解决60条。加快推进“数智大悟”建设,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审批权力下放、资源平台力量下沉,补齐基层治理短板,持续增强基层动员、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全员深入下基层,润民“乘”效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联系工作实际,聚焦当前“企业之难、振兴之短、民生之忧、稳定之患、治理之效”等问题,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着力访民情、汇民意、解难题。截至目前,3603名党员干部参与下基层实践活动,建立联系点914个,结对帮扶“七类对象”7216人。10个工作专班走访企业115家,实现走访企业全覆盖,发送帮扶活动工作提示3次。对下基层等各环节开展7轮次督导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8个,批评教育19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