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4-21 第05版:时事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不负每一寸热土 |
|
|
|
|
|
|
上接01版 耐德集团历史悠久,深耕油气装备产业几十年,旗下能源装备企业是中国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耐德能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精耕细作,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急需开辟新的生产基地。 去年8月,在多方考察后,耐德能源选择落户孝感高新区汉光产业园。除了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优质的营商服务,最为关键的是,园区内现有的厂房,刚好能满足企业“简单改造、快速投产”的要求。 汉光产业园内的7栋厂房,曾是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生产扩能准备的。后因市场大环境影响,企业战略调整被迫停下扩能的脚步,导致厂房长期闲置。 面对土地资源“紧缺”与闲置厂房“沉睡”的现实矛盾,2018年初,市高新区对辖区厂房进行了一次大摸底,推行“零土地招商”模式,按照“用好已建的、清理未用的、盘活闲置的”思路,一企一策,以收购、重组、租赁等方式对其进行“唤醒”,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 2018年,汉光科技将汉光产业园转让给孝感市高创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孝感市高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吸引耐德、中清能等6家企业落户,总投资18亿元。6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也因此得以盘活。 像汉光产业园这样“涅槃重生”的故事还有很多。3年来,孝感高新区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136.5亿元,催生出25家规上工业企业。
30亿元产值如何撬动—— 在集约中求效益
可容纳1600人住宿、450人同时就餐,兼具购物、文化、健身等多元需求……对于许多配套还不完善的企业来说,孝感高新区东部产业园配套中心项目的建设,无疑是一大利好。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各类企业不断入驻孝感高新区,形成规模聚集效应。为解决产业工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问题,该区拿出30亩地,谋划打造东部产业园配套中心项目,实现产城融合,集中为企业做好服务配套,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而那些后期落地、用地面积不太大的项目,则尽量向园区集中、向产业靠拢。目前,孝感高新区共有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园区以及协丰、高创等三大特色园区。按照“一个园区、一个园长、一套支持政策、一个管理办法、一个落地流程、一套决策机制”的工作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业链聚集,释放“1+1>2”的叠加效应。 眼下,孝感高创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坤伟正逐一联系园内企业,收集最新一批主材采购订单。 激光产业园内的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资金紧张。为帮助落户企业度过“尴尬期”,快速成长,孝感高新区利用孝感高创投的信誉和资金优势,成立子公司高创光电,帮助企业进行上游主材采购和下游产品销售,最大程度争取议价空间。截至目前,高创光电已帮5家企业代采订单17笔,涉及芯片、激光器、钢材等主材,总金额超600万元。 “在集约化服务企业的同时,高创光电还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园区,加快推动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用3亿元的资金投入撬动30亿元的产值规模。”李坤伟介绍。 此外,孝感市高地创新企业加速器也拿出自己的高精尖机械加工设备,与创新型企业共享,用“机时”换“工时”,既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投入,又解决了加速器内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 “去年我们借用了马扎克5轴加工中心,很快就实现了2个产品的研发定型,如今已拿到订单。”湖北希欧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康华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