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4-19 第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扎实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孝汉两地携手—— |
同下“一盘棋”共推“一体化” |
|
作者:
全媒体记者赵彩云 李琦 通讯员王欣 李苏秦 乔卫华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655 |
|
|
|
|
|
|
连接武汉市黄陂区与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的陈天大道正式通车;沿江高铁汉川段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42亿元的武汉轻工大学临空校区项目正式签约;孝感推出免费升级“湖北职工惠游年票(1+8城市圈区域版)”和自费100元升级“湖北职工惠游年票(全省版)”服务,升级后的年票可游览景区数量翻倍增加……近日,孝感不断呈现孝汉同城化发展的“好风景”。 去年底,市第七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定不移依托武汉、发展孝感,努力成为武汉功能疏解的第一选择、要素辐射的第一圈层、产业转移的第一梯次、“五个同城”的第一现场,孝汉同城化再次按下“快进键”。孝感,正与武汉迈向更高质量的同城化,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
强化顶层设计 互联互通提速“通勤圈”
朱辛路即S112辛安渡至朱湖公路段,是连接孝感朱湖和武汉的主干道,也是孝汉“交通同网”的重要项目之一。 “以前这条路到处是坑洼,雨天基本没人走。去年新修后,道路焕然一新,走的人也多了。”近日,家住孝南区朱湖集镇的冯大爷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在武汉辛安渡,自己经常往来两地,亲眼见证了这条“瓶颈路”升级成朱辛路。 近年来,我市从规划布局、互连互通、同标同步等方面,加强同城化交通项目谋划,确定了“实施高速公路加密联通、干线公路提标扩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公交服务同质融合、水路运输回归复兴、轨道交通主城直通”六大工程。目前,孝感已实现25条公路、5条铁路与武汉连接,开通了2条城际公交,越来越多的“冯大爷”在跨城来往中感受到两地交通的不断畅达。 今年,我市将重点实施19个同城化交通项目(含续建),包括硚孝高速二期、武大高速大悟段、孝汉应高速等8个高速公路项目,长兴三路、观音湖至清凉寨旅游公路等10个干线公路项目,汉北河南垸至新沟段航道工程,进一步强化与武汉在交通上的“外联内通”。 此外,两地间的“断头路”“瓶颈路”也将加快打通或完善。据市交通运输局计划科科长李红祥介绍,针对陈天大道等“断头路”,观音湖至清凉寨旅游公路、S115、S105等“瓶颈路”,我市已与武汉市进行了对接,“得到了明确答复。4月15日,陈天大道正式通车,从孝感市临空区直通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 近期,我市印发《孝汉同城化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加快推进武汉地铁20号线延伸至孝感临空经济区、武汉枢纽直通线项目前期工作”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因为这意味着,从孝感到武汉的交通来往,又多了一种选择。 《要点》还提出,加强孝汉“五地三区”协同研究,编制孝汉同城化空间规划。孝感的大悟县、孝昌县、孝南区、汉川市、市临空经济区(即“五地”)与武汉的黄陂区、东西湖区、蔡甸区(即“三区”)接壤。如何推动这些临界区的“硬联通”,实现由前沿向纵向的延伸,是两地的共同思考和探索。 去年4月,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联席会提出,各地要按照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认定、共同实施的思路,推动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我市积极融入该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武汉市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就城市定位、职能分工、同城化措施多次交流反馈。 同时,充分利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推动“规划同编”,通过孝感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孝汉同城化空间规划,更好推动两地在用地、交通、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旅游等关键要素上的协同发展,避免出现“规划打架”“资源浪费”等现象。 “‘规划同编’是顶层设计的协同,是贯彻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的有力措施,很好处理了整体与局部、空间与时序、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李游介绍道。
科技赋能发展 共建共享产业“生态圈”
走进位于孝南区毛陈镇的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一个全新的食品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构建。
下转0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