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3-29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人勤春来早 |
——大悟做好春耕备耕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
作者:
全媒体记者李建新 特约记者易荣波 通讯员陈冬青 王艳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287 |
|
|
|
|
|
|
全媒体记者李建新 特约记者易荣波 通讯员陈冬青 王艳
春分时节,大悟的田间地头,犁耙水响,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繁忙景象,人们播种希望、辛勤耕耘,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服务送下乡 农技助力春耕
“这个1.6亩的育秧大棚可以培育250公斤种子,供120亩稻田使用,节约土地和人工成本,增产又增收。”大悟县新城镇梁河村42岁的种粮大户黎淼说。 3月15日,在黎淼的育秧大棚里,刚刚抽芽的水稻种子露出绿尖。今年,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黎淼的550亩水田,率先试种再生稻。 “培养土是用沙、细土、水稻育秧基质按照1:1:1配,种子要先进行包衣再播撒,消毒杀菌、防病虫害。”驻新城镇梁河村乡村振兴村工作队队长郭少明手把手教农民再生稻育秧技术。 “这种再生稻一种两收,已在孝南等地推广了6年,产量大收入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解决农户育种中遇到的难题,为村民提供春耕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彭店乡永安村种植大户张家文高兴地说。3月10日,该乡举办春耕备耕农机检修培训班,20余名种植大户带机参加,现场学习农机操作等知识,保障春耕生产。 大悟县3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送服务,助力春耕备耕,夯实今年粮食丰收根基。
规模化种植 种粮大户信心足
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忙。3月15日,在素有“金色粮仓”美誉、拥有2万亩高质量农田和县粮食供应储备库的大新镇,上冲村稳展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刘稳正在熟练地开着旋耕机,对100亩稻鱼综合种养水稻田进行翻耕,今年他准备大干一场。 四姑镇种植大户张汉城流转土地1400余亩,实行“镇村+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水稻、油菜、花生等作物,以规模化、机械化、绿色化,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今年我要扩大种粮面积。”宣化店镇茶坳村种植大户董金祥说。 董金祥今年新购置了2台农机,备足春耕物资,在去年种植420亩水稻基础上,今年扩大到620亩。 在大悟田野上,机声轰隆、翻地、开沟、施肥、覆膜……随处可见忙碌的种粮大户,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挥洒辛勤的汗水。
任务到田块 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大县大悟县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落实到田块。 多部门联合开展撂荒耕地清理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加大对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县财政拿出600万元粮食奖补资金,对规模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小麦等主导粮食作物的农户兑现奖励,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县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傅路远介绍,今年全力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60万亩以上,总产量实现30万吨以上,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