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2-11 第05版:民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村里来了“童伴妈妈” |
|
作者:
通讯员彭扬 邹莎 江雪娇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296 |
|
|
|
|
|
|
通讯员彭扬 邹莎 江雪娇
2020年8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湖北省民政厅等联合开展的“童伴妈妈”项目在孝昌县启动,该县将“童伴计划”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分别在花园镇、邹岗镇、周巷镇3个乡镇的10个村设立了“童伴之家”并各配备1名“童伴妈妈”,建立起“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有陪伴、有家、有爱的活动中心,截至目前,孝昌县童伴妈妈项目协助服务儿童数达5964人(次)。
童伴之家 孩子们的温暖“港湾”
2月8日,笔者走进周巷镇李集村的童伴之家,“亲近自然、梦想童心。”的标语映入眼帘。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玩具、绘画用品、书籍等一应俱全,墙上还张贴着安全制度、工作准则以及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安全规范中不失温馨和童趣。 “老师教我们画画、跳舞、唱歌,学习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留守儿童小畅说,自从有了童伴之家,大家的学习和生活丰富了不少。 红歌传唱、农耕体验、中秋猜灯谜、庆国庆升国旗、做手工包;迎元旦、冬至包水饺……在“童伴妈妈”的陪伴下,每次活动课,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 “非常开心能够参加童伴计划,成为一名‘童伴妈妈’,这些孩子很懂事,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李杏元说,她将继续关心他们的成长,教他们爱护自己、保护自己,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孝昌县童伴妈妈项目协助服务儿童数总计5964人(次)、日常活动开展1474次、主题活动开展148次,活动参加儿童共计10004人(次)、活动参加家长2793人(次)。
童伴妈妈 留守儿童的好伙伴
“童伴妈妈”周贵平在邹岗镇李集村服务,村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周妈妈”。小涛(化名)是李集村的一名困境儿童,今年12岁,父亲为精神病二级残疾,母亲残疾,爷爷奶奶年岁已高,没有劳动能力,全家靠三人低保和父亲的残疾生活补贴维持生计。 针对小涛的家庭情况,周贵平凭借着对儿童福利政策的了解,带着孩子妈妈到县医院做了残疾鉴定,为小涛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 经济上有了着落,心理上的慰藉同样重要。据小涛的班主任反映,小涛性格内向,是个十足的“独行侠”,成绩也较靠后。小涛在镇上上初中,周贵平经常趁着小涛周末放假回家的时间上门家访,询问小涛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送去一些日常用品。小涛起初极为抗拒,慢慢地开始敞开心扉,两人之间也多了许多“悄悄话”,笑容也逐渐爬上了小涛的脸庞。 全县共有10位像周贵平一样始终致力于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的“童伴妈妈”,她们以儿童福利政策为支撑点,链接多方资源,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天空。 截至目前,“童伴妈妈”共走访、协助返校儿童193人,协助办理新农合儿童3298人,协助办理孤儿生活保障1人,协助户籍登记儿童65人,协助大病救助儿童5人,协助办理低保儿童26人,协助申请临时救助儿童12人,协助服刑人员子女帮教18人,接收其他服务的儿童2386人,关爱服务辐射193名留守儿童、851名困境儿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