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1-11 第04版:法治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运用“四问备案审查”工作法 成功化解邻里纠纷 |
|
作者:
通讯员严洁 吴晓晴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763 |
|
|
|
|
|
|
本报讯 通讯员严洁 吴晓晴 “感谢检察机关帮我们化解矛盾,今后我一定努力做到和大家友好相处!”近日,大悟县检察院利用“四问备案审查”工作法成功化解了一起“久调不决”的邻里纠纷案,在该院承办检察官主持下,双方握手言和,犯罪嫌疑人诚挚地向承办检察官致谢。 2020年3月27日,犯罪嫌疑人夏某甲将付某某池塘边经常晾晒衣物的树枝砍掉,付某某因此与夏某甲发生口角,后被害人夏某乙(系付某某丈夫)赶到现场与夏某甲发生争执,并与夏某甲发生肢体冲突,在双方肢体冲突过程中,夏某甲将夏某乙砍伤。经大悟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夏某乙右手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其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在充分审查案卷了解案情后,承办检察官多次到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据村干部介绍,夏某甲和夏某乙两家因为那起事件已经一年多存在矛盾纠纷,经村委会和公安机关调解多次未果,双方一直未达成和解,被害方拒绝调解态度坚决,案件处理一度陷入僵局,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信访风险。 “考虑到本案是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对于这类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要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就一定要化解他们的心结,才能真正的化解矛盾纠纷!”对此,承办检察官主动结合该院探索开展的“四问”(即“法律监督尽责了吗”“受害损失挽回了吗”“矛盾纠纷化解了吗”“源头治理到位了吗”)备案审查工作法,在办理该案时多次询问双方当事人,分析矛盾原因。 承办检察官多次联系双方,从家庭、社会、法律等多方面进行释法说理,疏导双方的情绪,双方的态度渐渐缓和。 近日,该院邀请双方当事人再次进行调解。在诉讼代理人以及村干部的见证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夏某甲当场支付了赔偿款并赔礼道歉,夏某乙也出具了谅解书,对夏某甲的行为予以谅解,两家人终于得以冰释前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