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31
2021-12-31 第04版:民生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书包变轻课堂提质家校同场

——孝南区澴川学校“双减”的实践探索

作者: 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黄丹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395
"引水浇园"活动中,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跟着一名军人家长学习标准敬礼手势。
        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黄丹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市各中小学以“双减”任务落地落实为着力点,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近日,记者选取孝南区澴川学校作为样本,探访并了解“双减”政策实施带来的变化。

书包变轻:
打开学生发展空间


        12月27日下午4点,是孝感市各小学放学时间,孝南区澴川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们正在开心地“忙碌”,他们有的在练书法、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学围棋……“双减”政策落地后,该校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开设特色课程10余种,供学生“菜单式”自选。
“作业不会的题当场问老师,在学校托管时就能全做完。我还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该校小学部二年级四班黄梓玥同学选择在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班学习创意绘画,还报了自己感兴趣的午间阅读欣赏课程,这样的“忙碌”让她感觉很开心。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是“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澴川学校以加强作业管理为突破口,确保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书面作业不超时长。
        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老师们设计、布置共性作业、分层作业和弹性作业。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吃得饱”,让学习不费力的孩子“动动脑”,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课后服务时间,老师们会个性化地辅导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业上的问题在学校当天“消化”。
        那减下来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澴川学校德育处主任何望华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去“玩转童年”,提高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乐学善学中提升综合素质,打开多元发展空间。
        学校推出“五育并举”特色课程、开展多彩社团活动,还尝试分学科、学段开设午间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阅读欣赏、科普活动、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和经典观影等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
        变化显而易见。“孩子们的书包‘变轻’了,学习主动性反而如同春日的小草,悄悄冒了出来。”教师陶红柳说。“这是良好的开端,证明我们的探索是有成效的。”
        澴川学校还结合学校特色实行“免作业卡片”,学生如果能优质完成课堂上的各种任务,由学校领导颁发“免作业卡”,让学生享受一次不写作业的权利,大大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质:
力促教师能力提升


        12月17日,澴川学校初中部教师鲁兰正在上语文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到下课时仍意犹未尽。这短短45分钟效果的呈现,是她花了一周以上时间和全体初中部语文老师共同打磨的结果。
        “‘双减’对于学校来说其实是‘双升’,‘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力促教学方法的变革和精进,更要求课堂提质增效。”校长王军林说,“双减”政策其实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业总量少了,老师们把时间花在如何提高作业质量上:研究怎么留作业、留什么样的作业,给什么样的学生留什么样的作业;要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新知,老师们课前准备功课就要做得更多、更足,考虑得更细……
        从秋季开学起,澴川学校试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分别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辅导、学生作业设计与批改、学习能力评价等方面建立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全员参与、互相学习提高。通过教师精心备课、多次听课、反复磨课等环节,让高效课堂成为学校科学实施“双减”工作的有效方法。
        为了顺利推进这一教学模式,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成员是校领导和学校各教研组组长,他们开展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现状,并且有针对性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能力。
        以前“填鸭式”的满堂灌,正逐步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转变。“这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挑战。”教师鲁雅琴说,“每堂课都要反复精心打磨,比以前耗时耗力得多,但摸索寻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新钥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日前,该校正在尝试为课堂教学改革积累第一手教学资料,并探索建立校本教研数据库,期望以此带动老师们在未来实现“智慧型成长”。家

校同场:
打造联动育人新风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角色固然重要,家长的作用更加凸显。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的良好生态发展,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而实际情况是,“双减”政策实行后,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很好地适应新变化。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带作业回家了,认为孩子只知道玩、没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还有的家长觉得分数才是硬道理,逼孩子刷题……”澴川学校认为,只有家校同向发力,才能在落实“双减”中实现“共赢”。
        学校聘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让家长明确“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方向,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解决他们“转型期”的疑惑和焦虑。讲座干货满满,家长受益匪浅。
        学校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指导,宣传“双减”政策,让家长感受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12月14日,澴川学校邀请不同职业、不同特长的优秀家长代表,带来美食课、安全课、健康课、心理教育课、科学实验课……丰富而有趣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流连忘返”,这是该校于11月底启动的“引水浇园”家长进课堂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体验。
        扭转长期形成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但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切身投入“双减”实践中,就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这,就是“引水浇园”活动的魅力。
        “一个好学生就是一片好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校长王军林告诉记者,澴川学校还将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服务等方面继续“探路”,推动“双减”政策持续落实、开花结果。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