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2-31 第03版:应城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红色基因”永传承 |
——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掠影 |
作者:
全媒体记者王琦 通讯员李梦婷 宋芳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136 |
|
|
|
|
|
|
全媒体记者王琦 通讯员李梦婷 宋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日前,在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一边书写示范《七律·长征》,一边用手语讲解诗词的含义,学生们认真抄写着诗词,用手语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 这,正是应城市特校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缩影。 今年以来,该校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说”“干”“塑”“写”等有效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无声世界”传承。
手语“说”出来 “周三班会课”学习百年党史
12月22日,学校电教大厅座无虚席,付良英老师在此主持周三班会课。 这位有着13年党龄的女教师通过手语为全体教师和学生讲解《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知识。 “讲解党史知识的同时,我也会加入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付良英介绍。 周三班会讲党史,该校已经坚持12期,每次课后,学生们都兴奋地用手语表达“有了新的感悟!” 通过每周三的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百年历程,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厚植爱国爱党爱校的情怀。 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助下,顺利完成训练。 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更好地融入社会,正是特校劳动“干”出来的落脚点。 该校在“提升能力课”重点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的同时,结合党史典型英雄人物精神弘扬,鼓励孩子们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劳动技能知识。
巧手“塑”出来 “手工制作课”激发爱党情怀
12月24日,特校“手工制作课”活动现场,师生齐聚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用粘土捏塑制作各种组件,集体完成党徽、国旗、白鸽、草地、花束…… 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黏土、衍纸画等手工制作的形式,促使孩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凝聚力,激发爱党敬党情怀。
书法“写”出来 “书道正源课”传承红色基因
12月21日,特校开展听障生“书道正源、立字立人”书法课。活动现场,文房四宝摆置整齐,师生同台挥毫泼墨,一个个不同书体的“祝福祖国”“爱国敬业”方块汉字从师生们的笔尖流淌出来。 全国道德模范、应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聂品华表示,学校将持续采取“四课”形式,把传达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党史学习中传承党的精神血脉,在学思践悟中深化思想,从学党史中鼓舞斗志、明确方向,踏实坚定地做好特教孩子的引路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