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21
2021-12-21 第02版:时政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514
上接01版

“门可罗雀”是好事

        今年5月12日,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6月25日,受理了窗口设立以来的首个办事事项,并成功实现一周内办结。截至目前,该窗口设立已有7个多月,累计受理业务及投诉27件。
        记者翻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登记表发现,一个星期也就1—2条记录,有时十几天才有一条记录。而该中心日均接待群众达1800人次。记者环顾四周,同常规窗口相比,这里属实“冷清”。
        “这可是个好现象,从侧面说明大多数事项都能顺利办成。尤其随着市、区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帮办代办等创新服务方式的开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办不成的事的确不多。”刘霞说。
        记者发现,已经登记的记录中,大多数是咨询类,均实现了即转即办。据悉,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效,孝南区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便民服务中心细化23项管理办法,包括一次性告知、首席代表、首问负责、AB角办公、项目管理、学习培训、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比等制度。同时稳妥推进“综窗改革”工作,将原有的176个窗口精简为120个窗口,设置14个无差别综合窗口和48个分领域综合窗口。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体系,在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中,配备人社、税务、不动产、公积金、公安(交警)、供电、燃气、智能工作台等自助设备,开通自助服务事项,提供“我要查询”“我要打印”“我要缴费”“我要办理”四大功能。持续深化帮办代办教办,主动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教办服务,为困难群众实行上门办、异地申请邮寄办,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这些“小心思”不该有

        “女伢,谢谢你的帮助,这束花送给你,请你一定要收下!”12月16日下午,市民曾先生专程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感谢盛芬芬两天前耐心解释安慰,让自己顺利办理了医保业务。
        “办不成事”反映应窗口设立以来,盛芬芬记不清自己听到过多少次“谢谢”了。记者了解到,该窗口受理的事项中,大部分都是咨询类,还有一部分则是沟通、解释、安抚工作。
        盛芬芬至今记得,曾有一位女士到人社窗口办理退休。工作人员接件后,让她先到医保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再过来人社窗口。“这位阿姨可能以为工作人员在推脱,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声音很大,还拍起了桌子。”当时,正在大厅里的盛芬芬看到后,立即走过去,安慰道:“您别生气,有事跟我说,生气对身体不好。”看对方没说话,她紧接着说道:“咱们还是要支持配合工作人员,事情才能办得快,是吧?”
        该群众说:“跑来跑去的,我没劲儿。”
        盛芬芬笑着说:“那您现在就把我当成机器人,您握着遥控器,让我跑哪个窗口我就去跑,您坐下来休息。”
        后来,盛芬芬帮她在医保窗口拿了一个号回来,这位群众已经心平气和地自己跑起来了。盛芬芬说:“其实,我并没做什么,就是安抚了一下她的心情,事情就迎刃而解。”
        随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声名鹊起”,一些群众却动起了“小心思”。
        曾经有一位群众想给房子办理分户,却向经办人员和盛芬芬隐瞒了其中一处房产被抵押的事实。盛芬芬热心帮他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联系房产测绘,忙活了两三天该房产却根本不能分户。“我把相关政策解释给他听,他不仅听不进去,还跟我放狠话。”盛芬芬说,对于不符合政策的事项,我们坚决不能办。
        “还有些群众看到窗口排队的人很多,就找到我们,希望插队、抄近路。”盛芬芬说,希望广大市民给予更多理解,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真正发挥破解“疑难杂症”的作用,为民、便民、利民。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