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09
2021-12-09 第06版:时事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重塑新时代中国经济述评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3059
        2012—2021,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过9年征程,中国经济站在了怎样的历史新起点?
        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20年成为第一大外资流入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轨道阔步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领航定向,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举世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决议对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如是概括。
        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发展成就,有着更多生动注脚: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中,中国从2013年的第35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历史长河静水深流,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展现壮阔的新航程。
        时针拨回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忧显现:
        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问题是时代的号角。
        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对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新时代中国领航人在深邃思考和深刻实践中,探索破题之道。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潮头掌舵,不断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回眸9年历程,这一主线愈加鲜明——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调研,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策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作出部署……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护航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稳健前行。
        “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沧海横流显砥柱。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面对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亿万人民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重塑中美经贸关系,中国经济这片大海愈加辽阔深邃。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充分发挥了定海神针和领导核心作用。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的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中,这一重要论断居首位,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深刻共识。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洞察发展大势,深刻把握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领航定向——
        “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到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面对种种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稳”和“进”的辩证统一……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出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如何看、怎么办、如何干、为谁干的重大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新发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不断鸣奏新的华彩乐章:
        向“美”而行——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达到54.5%;“三驾马车”动力加快转换,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内需贡献率有7个年头超过100%;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12年以来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4.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蓝天更多,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87%;河流更清,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3.4%;家园更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中国发展“美”起来。从总量之“美”到结构之“美”,从生态之“美”到生活之“美”,民生有保障的“好生活”与精神充实愉悦的“美生活”相得益彰。
        笃“实”夯基——
        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进步,把农业“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巩固和发展全球最全工业门类,打造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将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作为强健经济的筋骨,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价值,为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求“效”有为——
        以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塑为关键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更好发挥政府不可或缺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兼顾效率与公平,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中国经济治理之“效”的背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开创性地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与中国国情契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日益显示强大生命力与制度优势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协”善治——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下转07版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