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16 第03版:孝昌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周巷镇 |
推动绿色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
|
作者:
通讯员王虹 康洪洲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400 |
|
|
|
![](images/0-2-small.jpg) |
11月3日,附近的村民在三联村电线加工生产车间上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通讯员王虹 摄 |
|
|
|
|
通讯员王虹 康洪洲 “学习了县党代会实现‘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精神后,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苗木产业的信心和决心。”11月11日,周巷镇新龙村村委会副主任汤红慢兴奋地说。 为贯彻落实孝昌县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周巷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十四五”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绿色生态、绿色城乡、绿色产业上改进思路、精细谋划、狠抓落实,明确镇域定位和发展方向,努力把周巷镇打造成为孝昌县乡村振兴先行镇、绿色崛起示范镇、基层治理样板镇。 新龙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苗木产业,村里户户种苗木、个个土专家、人人闯市场、家家住新楼,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的新路子,是名副其实的“楚北苗木第一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苗木产业是周巷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新龙村的带动下,周巷全镇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成为享有盛名的“苗木之乡”。 这几天,党代表和镇村干部走村入户,第一时间把党代会精神传达给广大村民,鼓励他们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总体思路,践行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 “我们村是苗木产业的发源地,也是鄂北苗木第一村。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苗木,主要品种有香樟、桂花、紫薇等,还有各类景观苗木,现已带动全镇20余个村发展苗木。下一步,我们将全面促进传统苗木的升级换代,打造华中地区景观苗木产业基地,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让农村人留住、让城里人向往’的美丽新农村。”汤红慢介绍。 在周巷镇三联村电线加工生产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在加工空调连接线、冰箱电线等元件,缠线、按扣、拉线……技术的娴熟,节奏紧凑,丝毫看不出在一个月前,她们还只是农村普通家庭妇女。 就业是民生之本。三联村积极引进外地老板在村里兴办工厂,主要从事空调、冰箱等线材加工和组装,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家庭妇女都可以来这里打工。工厂采取集体加工和分散加工相结合,计件取酬,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近年来,周巷镇以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为抓手,先后启动新龙湖文体广场、汽车专业修理市场等项目4个,打造具有“城市功能”的孝昌副中心城镇。以十里长廊和观双线为主线,实施李集苏王湾、新张岗上湾、新龙竹林湾等美丽乡村项目6个。 同时,按照“南部苗木北部茶、东北油茶西部花”的产业布局,主攻苗木花卉、茶叶、油茶三大产业链,做大做强“梦里花园”合作社,叫响“楚天凤凰山茶”品牌,培育壮大“实力产业”项目10余个,积极争创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下一步,该镇将主动对标对表,切实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争当“五区创建”示范镇。 “未来五年,要围绕推进绿色崛起、建设山区强县,聚焦‘五区一支点’发展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汪华锋表示。作为东部重镇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周巷镇将围绕“五区创建”,着力打造示范乡镇;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扎实开展好矿山修复治理、农旅养融合发展、苗木提档升级等工作;念好山水文旅经,在“五区创建”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奋力建设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周巷,为孝昌实现“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目标贡献周巷力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