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09 第03版:大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发展油茶林富美红土地 |
——大悟县15万亩油茶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 |
作者:
全媒体记者李建新 特约记者易荣波 龚红焰 通讯员段蕾 王艳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116 |
|
|
|
![](images/0-3-small.jpg) |
大悟县村民上山采摘丰收的油茶果。
特约记者龚红焰摄 |
|
|
|
|
全媒体记者李建新 特约记者易荣波 龚红焰 通讯员段蕾 王艳 秋冬时节,大悟县老虎岩山脚下,高店乡桃源村福瑞生态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茶花吐蕊,枝叶繁茂,刚采摘下山的油茶果堆满晒场。 近年来,大悟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发展在山、致富在山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做好、做足山场开发大文章,大力发展油茶、青茶等优势特色林特产业。 据了解,10年间,该县油茶面积发展到15万亩,目前已受益面积5万亩,年产量(干果)约5000吨,每亩综合总产值可达6万元。全部进入丰产期后,该县仅油茶每年收益预计可达百亿元。 11月3日,在福瑞生态农林油茶基地,桃源村脱贫户李传莲和20多名村民手提竹篓,穿梭在油茶树间,把采摘下来的油茶果放入竹篓中。油茶果经统一装车,再运往基地专业加工合作社。 “在基地摘果子,尽管累点,但是一天可以挣100多元,离家又近,我觉得特别满意。”擦下一把汗,忙碌中的李传莲一脸喜悦。 “油茶马上就要采摘完了,接下来要利用冬闲季节组织人力进行施肥、剪枝、清杂,搞好基地管护。”基地管理人何裕初介绍,今年油茶可收3万多公斤,绿茶250公斤,总收入预计30万元。 2014年以来,大悟将山场条件合适的村子,坚持连村成片、组团建设,按照每村平均建设基地不少于200亩、连片不少于2000亩的规模发展油茶种植。 在合理利用闲置资源,持续壮大传统油茶产业同时,为确保油茶基地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支持鼓励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特大户等社会主体通过承包、合股、租赁等各种方式开发山场,创办林特基地,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办法,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扶持。近年来,先后建成东新万寨、宣化旦庄、黄站同乐、夏店蔡畈、河口金墩、高店东岳等大型油茶产业基地。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2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每年稳定增收近万元,为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 走进大悟县人人爱茶油有限公司冷榨冷提压榨车间,金黄透亮的茶油缓缓流入蓄油池,香气沁人心脾。一粒油茶果要经过20多道工序,最终压榨出高品质茶油。 “别小看这几十道工序,其中包含10多项国家专利。”人人爱油茶公司总经理袁成勇介绍。 为提高油茶资源利用率,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5%以上的研发经费,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链。该公司生产的山茶油、调和油、护肤、洗护等产品在市场上销量长期保持强劲势头。 为拓宽茶油销路,带动扩大整个产业规模,该县还通过大悟籍招商大使达成供销协议,让人人爱油茶产品走向沿海之滨,在杭州苏杭情连锁超市上架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