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1-09-28 第04版:法治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整合资源优服务 |
——大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 作者:
记者焦志新 通讯员刘国耀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731 |
|
|
|
|
|
|
|
|
|
记者焦志新 通讯员刘国耀
9月22日一大早,大悟县勤才律师事务所主任余红斌就驱车赶往县经济开发区。在这里,他带着律所“法律门诊”顾问团队,每个月定期对园区企业开展综合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大悟县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回应市场主体法治需求,扎实开展县级“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先行区创建工作,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全业务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和人民群众更高标准的法治需求。
优化平台 在资源整合上做“加法”
今年以来,大悟县坚持加快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在全面优化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中,不断取得深化便民利企服务的新成效。 今年8月,大悟县经济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实现了资源整合、服务窗口“应驻尽驻”和“一站式”服务。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对接中国法网、湖北法网,标示操作流程,让群众一看就懂,一用就会。 “在开通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基础上,我们还竭力助力企业群众,学会运用公共法律服务手机微信小程序,通过指尖办理各项业务。”大悟县司法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大悟县公共法律服务已实现实体平台“一站式坐诊”、热线平台“有问必答”、网络平台“淘宝式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与三个平台对接互通、有机融合,法律资源整合作用日益凸显。
明晰程序 在简化流程上做“减法”
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如何?群众和市场主体说了算。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悟县着力走好“服务事项清单化、工作运行流程化、服务标准制度化”三道程序,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流程,努力使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围绕解决“做什么”和“谁来做”的问题,梳理完善法律援助、律师服务等七大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服务范围。对每个岗位都设置“职位说明书”,规定工作质量要求。 围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对每项工作都制作了流程图。流程图分为实体平台和掌上服务大厅两大部分,其中,实体平台流程图把服务清单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七项业务的办事流程细化为44个工作规范,掌上服务大厅流程图包含法治乡村和法治企业19项服务内容、44个工作规范。 围绕解决“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设计法律援助、公证等七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制度15项及细则65条。通过推行服务标准制度化,对工作标准设置杠杆,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事项的考评,努力提升企业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 “我们将制度具体化,强化可操作性,让每名工作人员明晰工作程序,简化流程,提升办事质量。”大悟县司法局负责人说道,明晰程序后,工作人员办事责任心更强,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优化环境 在服务企业上做“乘法”
营商环境,就是对企业的吸引力。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好、回报高,优秀企业、高端产业、新兴业态便会向哪里聚集。 为此,大悟县细化法律服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活动,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湖北顶裕节能环保公司员工程某因工伤事故赔偿与企业发生矛盾纠纷,历时半年未能妥善解决,大悟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后,指派公证处和律师多次走访企业和当事人程某,疏导程某情绪,并就双方争论的工伤保险和赔偿金额问题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县公证处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服务没得说。”大悟县京华彩印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公司需开展业务申请公证,由于公司代理人因业务繁忙未能前往办理,县公证处立即为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服务,用最短的时间为企业办理相关公证手续。 “企业没想到的,我们帮他们想;企业不急的,我们比他们先急;企业不觉得难的,我们把难处想在前面;企业期盼的,我们提前考虑解决,实现营商环境改善倍增的效果。”大悟县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创建力度,丰富创建内容,巩固创建成果,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大悟形象”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