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8-10
2021-08-10 第06版:时事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破立之间气象新

作者: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528
      上接01版
        随着动员会一声令下,拆违迅速进入实施阶段。当天上午,胡望年一边开会,一边在微信群里布置拆违任务。
        前有城区八里街、水利巷的成功经验,后有汤家街的“跟跑实践”,加之“五城同创”的浓厚氛围,这一次,胡望年充满了底气和信心。

党员带头拆掉了自家大棚

        内心纠结,但没有犹豫,有着43年党龄的草铺社区居民张从先,在动员会召开的当晚,向社区请求,先拆掉自家的钢构大棚。
        对于做水泥生意的他来说,作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10多年前,张从先花2万多元在家门口搭起了这个简易棚,用于存放水泥。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拆除后,不仅没有补偿,还要另租地方存放水泥。但他还是努力说服了妻子,“父亲是党员、我是党员、儿子是预备党员。我要带头,向父亲看齐,成为儿子的榜样。”
        “社区拆违工作量大,不麻烦组织,我家的棚我自己拆!”党员李建红也站了出来。
        随着张从先一家的拆除,周边的几户也纷纷“松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红清得知,这些人都是张从先做的思想工作。张福先,张从先的弟弟,也在8月7日拆掉了家门口的“玻璃屋”。
        “孝感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我们谁也不能拖后腿。”采访中,张从先流利地说出“五城同创”的目标,这让记者很吃惊。
        他掏出手机,打开短信箱,翻出其中一条“五城同创”的宣传信息,“这条短信我一直保留着,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看看。”
        从动员会召开的当天起,草铺社区的专班队伍就保持着一天两次上门宣传的频率。“白加黑”、“5+2”,成熟一户拆一户。
        “怕拆小不拆大、拆软不拆硬、拆疏不拆亲……”张红清表示,前期,持观望态度的人占多数。
        张红清先从自家亲戚入手,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顾虑。那天,专班5个人顶着烈日足足拆了8个小时,才把这家“豪装”过的违法建筑拆除。
        “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存在张家‘严’、李家‘宽’,也不用指望越往后政策越松。”一边拆,专班人员一边宣传。
        大家这才相信,拆违,这次是动真格了!

拆除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随着那些形形色色、杂乱无章的违法建筑的拆除,孝天路变宽了、也变整洁了。
        但在8月7日的调度会上,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区大队大队长曾广力提出新的问题:在前一天的巡查中,专班人员发现,一处拆除建筑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虽然被当场制止,但他担心会形成“破窗效应”。
        自拆违启动以来,指挥部坚持每三天一次调度,组织各专班“碰头”,督进度、碰情况、找问题、拿办法。
        “已经拆除的违法建筑,绝不能再动一块砖。”调度会上,曾广力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指挥部的重视。
        解决方案当场“出炉”——在继续攻坚的同时,对孝天路沿线开展不间断巡查和扫尾清理,再次入户宣传,一旦发现“应拆未拆”“先拆后建”现象,雷霆出击整治到位,绝不能姑息放纵。
        “拆除违法建筑,拆的是少数人的短期利益,利好的是多数人的长远利益。”王广刚表示,拆除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项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将对孝天路沿线开展高标准的立面改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绝非一拆了之,也绝非低水平的修复。
        在这次调度会上,住建部门首次参与进来,这也标志着随着拆违工作接近尾声,立面改造被提上了日程。
        拆违做减法,管理做加法。在拆违控违的同时,市高新区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提升、基层治理同“五城同创”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更多的“治理共同体”。
        城市的“斑斑点点”日渐退去,在倒下的一片片违法建筑之上,立起的是城市新气象、新面貌。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