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30
2021-07-30 第04版:民生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在南苏丹维和的三百天

作者: 通讯员余健兵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180
随维和工兵队勘察施工情况
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通讯员余健兵
        又是一年建军节。从军队转业已经八年有余,十二年的军旅生涯,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在南苏丹维和的三百天,更是我人生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10个月的维和使命,我和战友们均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我个人还获得了联合国“特别贡献奖”和南苏丹政府嘉奖。
        这次维和经历,让我由衷地感到,走上战场,才能感受军人的伟大;历经战乱,方能感悟和平的可贵。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是多么幸运,国家的和平稳定是多么珍贵。

      “搓板路”上首次晕车

        2012年1月,我作为维和工兵队的一员,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南苏丹共和国2011年7月9日独立,位于非洲东北部,属热带气候,只有雨季和旱季,素有“世界火炉”之称。战后重建阶段的南苏丹,交通设施几乎为零,我们承担着修建公路、修建机场、搭建营地等任务。
        来南苏丹瓦乌市维和营地不到一周,我作为新闻报道员跟随维和工兵队勘察分队一行17人,前往南苏丹瓦拉卜州科瓦乔克市进行施工现场勘察。瓦乌市是南苏丹的第二大城市,涂有UN标志的车辆行驶在市区仅有的一条柏油路上,目之所及的是红色土路、成排的低矮平房和茅草屋。
        车辆在坑洼不平的“搓板路”上行驶,不得不减慢速度。由于气温高达43℃,车辆每开一段就得歇一阵,以防发动机“开锅”。
        高温和颠簸让胃里翻江倒海,整个人晕晕乎乎的,眼前的一切开始天旋地转。战友从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了“龙虎人丹”递到我面前,服完药后,才感觉舒服了一些。
        抵达现场后,勘察分队一行就住宿、施工及安全保障等问题,与当地联合国营区特别行政官及安全工作人员磋商。完成勘查任务后,车队立即原路返回,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驻地,黑夜里的热带丛林对车队来说,可能有致命的威胁。

        工地荷枪实弹警戒

        来南苏丹两个月后,当地紧张的局势稍稳定,维和工兵队接到联合国联南苏团指令,到马普尔地区为南苏丹建设DDR(遣、散、返)过渡营。这是南苏丹共和国独立后,确定建立的三大DDR过渡营工程中最早开工的项目,该项目是帮助南苏丹15万名前战斗人员获得基本生活、工作技能,使其迅速融入社会而建立的职业培训中心。
        一期工程建设,要在4月1日前完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32名维和队员要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和安全隔离设施新建等任务。
        为确保官兵安全,维和工兵队每天到达施工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拉起警戒线,派出荷枪实弹的警戒哨,严禁任何人靠近警戒线。施工中战友们人人头戴钢盔、时刻穿着笨重的防弹衣来防范不可预知的袭扰,配戴墨镜,以防强紫外线的灼伤。

        45℃高温下施工作业

        施工现场,室外温度达到45℃。只需在工地上施工十分钟,整个人就满头大汗,流出的汗水会立刻蒸发,半小时不喝水,喉咙就会干得像火烧一样,我们每人每天都要饮用4升水。
        这里的施工大部分都是由机械完成,最累的也是机械操作手,车内温度60℃以上,如果裸露的皮肤不小心碰着机械的外表,马上就会被烫伤。
        南苏丹的天气变幻莫测,刚才还晴空万里、烈日当头,瞬间就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旱季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雨停后,为了赶进度,我们又迅速展开作业。毒虫、疟疾、武装分子三大威胁
        在南苏丹维和期间,我们曾有过不少危险的经历。有一次,我随战友们在原始丛林中为当地民众开垦5000平方米的菜地,挖掘机操作手挖一土堆时,突然一条3米多长的眼镜蛇从土中蹿出,幸好操作手用挖斗把蛇压住,不然正在旁边清理树根的战友和拍摄的我就会遭到袭击。当地民众告诉我们,被这种蛇咬中,10分钟之内就可能死亡。
        比毒蛇更大的威胁是疾病。维和期间,仅仅在南苏丹任务区,得疟疾死亡的外国维和军人就有10人。疟疾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到雨季,小蚊子就特别多,令人防不胜防。我们每半月都要吃一次从国内带来的防疟疾药,吃药后人一天都觉得难受,吃不下饭。晚上杜绝任何人出门,夜晚站岗都要带上头罩,全身不让一处皮肤露在外面。
        此外,长期内战使该地区遗留下很多枪械和弹药,当地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食物发生斗殴,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食物还发生过武装分子绑架维和人员的事件。
        有一次,中午和战友们正在休息,附近的20多个难民想进入维和营地抢食物,哨兵发现后鸣枪示警,对方迅速集结,准备翻越围墙。经过我们队长和4名翻译10分钟的劝说,现场局势得到有效控制,难民终于散去。

        永葆军人本色建功新时代


        转业后我到了孝感供电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力新闻人。
        永葆军人的本色,在新的岗位再立新功;当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勇敢站出来、不畏牺牲,这永远是我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人的第一选择。
        我连续5年被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评为优秀通讯员,先后荣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抗击疫情主题传播先进个人、“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电力安全保障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电网报》湖北记者站十佳通讯员,孝感供电公司十佳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