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09
2021-07-09 第03版:专版
【字体】
大 |
默认 |
小
“搬”出穷窝天地宽
——孝感脱贫攻坚答卷之搬迁造福篇
作者: 本报报道组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762
在孝昌县陡山乡易地扶贫搬迁点金山新村,驻抱庵村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帮贫困户鲁怀周悬挂大红灯笼。 记者晏美华 摄
孝感市发改委驻万岭村工作队协调投入15万元,让大悟县东新乡万岭村村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记者李文勇 李建新 通讯员江迎春 摄
孝昌县周巷镇贫困村展新颜。通讯员余虹 摄
图:应城市杨河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在古峰村开展家庭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通讯员曹建平 摄
图:应城市农商行在义和镇新村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爱心助学捐赠活动。通讯员刘金林 摄
本报报道组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咋办?
易地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当头炮”,也是“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
“十三五”以来,孝感全力推进搬迁安置和后续扶持各项工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合力攻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市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432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2931户、27199人,持续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区化管理等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搬离穷山与僻壤,搬至城区及乡镇政府驻地、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心村、公路沿线,既安居也乐业,曾经的贫困群众如今已乘上了幸福生活的快车。
挪出穷窝,搬进新生活
幢幢新居风格别致,柏油马路宽阔平坦,绿树掩映苍翠惹眼。这不是城里的小区,而是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大悟县宣化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18年10月,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付俊没花一分钱,就领到新房钥匙,和宣化店镇333户贫困户一起搬迁到了镇区的安置点。
“易地搬迁政策好,扶贫开辟新家园。能够住在这样的小区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群众笑着说。
巷道干净,房屋整齐,屋周菜地星罗棋布,走进孝昌县花园镇惠安村,一个美丽宜居的新家园映入眼帘。
2017年,当地14个村的72个贫困户176人跨出山沟沟,搬进惠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启了新生活。
“以前住的土坯房,阴暗潮湿,一下大雨就担心倒塌,新家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水电网气全通,住得很舒心,这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说起生活的蜕变,82岁的村民李金钗充满感恩。
搬谁?往哪里搬?谁掏钱?新房怎么建?旧房怎么办?搬出来之后怎么生活?易地扶贫搬迁环节多、链条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各部门、各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农户,倾听基层干部和搬迁群众心声和政策诉求,为更好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寻计问策”。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市集约建设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齐附属设施短板,所有易迁安置点均实现水、电、路、网全通,小菜园、农具间等附属设施亦相应配齐。
安陆市赵棚镇双桥村地处偏僻的山窝里,田地少,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分散。2017年,该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村里选定在中心村建集中安置点。
安置点水、电、路、网皆通,搬迁户直接“拎包入住”。安装完善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小菜园、公厕、垃圾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并为搬迁户集中采购家具用品,解决搬迁户拆旧费用,不足部分由乡镇自筹。村民杨大娘说:“政府不让我们操半点心啊。”
李金钗、杨家华,是众多易迁户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市12931户、27199名易迁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新居,搬迁入住率100%。其中,大悟县易地搬迁户8803户,孝昌县易地搬迁户3218户,安陆市易地搬迁户910户。
技能培训,安居也乐业
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一些群众最大的担忧是:“搬出去吃什么?”
八旬老人陈彩云是孝昌县周巷镇绿林幸福新村安置点居民。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儿媳均残疾,孙子读书要钱,家里负担重,以前仅靠几亩薄田和低保勉强生活。搬到安置点后,镇里为她儿子周建洲安排了技能培训,并帮忙在周巷镇找了间门面,开了一家理发店。
不仅如此,周巷镇还引进“扶贫车间”落户安置点,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组织技能培训,带动贫困户就业,鼓励创业,安置点居民过上了“上楼回家吃饭,下楼车间挣钱”的幸福新生活。
搬得出,更需稳得住!
安置点规划在哪里,就业增收链条就延伸到哪里。
大悟县宣化店镇通过打造“就业培训+公益岗位”“扶贫车间+就近就业”等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率先在镇区易迁点推行“企业+车间+易迁户”模式,就近建设两层15间3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1个,引进澳弘达针织厂等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320余个,人均增收2.5万元。
全市易迁点已实现就业培训全覆盖,并在易迁点建立了就业驿站。劳务经纪人网络与市场服务有效对接,及时推送就业信息、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创业信息,切实打通服务贫困人员“最后一公里”。
至2020年,孝感市已建成覆盖易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155个,吸纳劳动力3994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928人。全市6216户有劳动能力的易迁户,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
后续帮扶,迈向致富路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才是决定长久成败的关键。
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发展、稳定就业、管理服务、保障群众权益重点工作任务,从政策层面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保驾护航。
安陆市接官乡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引进森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流转500亩土地种植辣椒,吸纳易迁户在基地从事栽苗、浇水、除草等劳务。合作社还拿出43亩辣椒地给易迁户“代管代养”。
在孝昌县周巷镇,依托苗木、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后扶产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带动易地搬迁贫困户发展产业,就地就业,脱贫增收。
一畦蔬菜,一片茶叶,一棵苗木……易迁扶贫产业“百花齐放”,只要肯干,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挪穷窝”,既要“谋产业”,还要塑新风融入新生活,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帮助搬迁群众逐步除陋习、树新风,尽快适应新生活,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引导群众顺利融入新社区、新环境。
大悟宣化店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邻里关爱互助中心”,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方式,重塑贫困户“精气神”;
安陆市木梓乡依托安置点贫困群众多的特点,通过送电影、送演出、屋场院子会等形式,经常性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为群众解疑释惑……
全市各易迁安置点建立了管理服务机构,配备管理服务人员,明确管理职责和服务内容,同时合理利用公益性岗位,让易迁群众参与到安置点的管理服务之中,引导搬迁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助自爱。安置区文明礼貌蔚然成风,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搬”出穷窝窝,“迁”来好生活。易地扶贫搬迁的孝感答卷,写满了搬迁群众的幸福笑脸。(记者刘雪原 李琦 毛敏 侯伶俐 郑玉欢 刘勇谢蕾)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