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20 第03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开好局起好步 奋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 |
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
|
|
|
|
1.强化思想保障
●要克服认知无感,增强敏锐性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要克服惯性思维,增强创造性
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手段、模式,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创造性落实
●要克服本位主义,增强全局性
各级各部门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定位、落实
●要克服单打独斗,增强系统性
坚持全市一盘棋,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2.强化载体保障
●以"三项行动"促乡村振兴
深学细研吃透精神,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结合实际对接精神,提升镇区功能,打造和美乡村,壮大乡村产业 融合贯通践行精神,把规划、监管、改革、发展、党建贯穿始终 强化责任落实精神,将"三项行动"纳入县市区"以奖代补"考核体系
●以“四看四比”促城市繁荣
“两资一促”的目标:向上争资100亿元、引进亿元项目300个、续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3个
3.强化环境保障
●要坚持“四无”目标不动摇
硬性指标要无条件落实、软性条件要无限量创造、担当责任要无起点考核、环境状态要无差别比较
●要高效办成一件事
能交出去的都交出去,能改为备案的都取消审批
●要大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营商环境
落实省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
●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
对市场主体,要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部门,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4.强化要素保障
●破解用地难题
集中有限耕地指标资源,优先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用地需求
●破解融资难题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提升放贷效率,增加信用贷款占比
●破解环境容量难题
优化各类生态功能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破解用人短缺难题。
深化校企融合,推进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精准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5.强化机制保障
●构建高效快捷的执行机制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务实管用的服务机制
市直各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围绕服务主城"三区"和市区一体选定改革项目
●构建雷厉风行的落实机制
完善"五化管理"工作机制,扩大项目入库范围,严把项目入库标准,优化入库审查程序,强化项目督办管理
6.强化法纪保障
●打击滥为
整合执法主体、完善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落实执法责任制,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治理
●鞭笞慢为
坚持聚焦问题不散光、查找问题不护短、严肃处理不手软
●激励作为
坚持在"赛场"识别干部,以结果为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
描绘孝感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
完善提升乡村规划主要任务
明确乡村规划的范围;明确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乡村规划的特色要求;明确乡村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核心要义;明确乡村规划的重点;明确乡村规划的几个关键环节;明确乡村规划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明确村庄规划的底线要求;明确乡村规划的管理要求。
1.打造"功能镇区"
●抓好统筹
处理好小城镇与城市、乡村的关系 处理好“人产城文景”的关系 处理好共性与特色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积极作为与循序渐进的关系
●政策保障
积极向上争取 用活用好现有政策 积极利用社会资本
●组织保障 ●督导考评 2.建设“和美乡村”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进村级民主协商和村务监督 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实施"孝美乡村示范建设工程" 全面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 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等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发展“实力产业”
选准特色产业 选对经营模式 壮大村集体经济 拓展乡村产业增值空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