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1-25 第06版:民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花卉大棚绽放“幸福花” |
|
作者:
记者闵丽萍 通讯员张艳霞 王芬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947 |
|
|
|
 |
村民在汪丽的花卉大棚打工。 |
|
|
|
|
记者闵丽萍 通讯员张艳霞 王芬
从白手起家,到拥有9个鲜花大棚;从拓展花卉品种,到拓展花卉市场;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再到带领乡亲致富。一步步走来,充满了艰辛,也让汪丽收获和体会最多的是:“只有奋斗,才会收获幸福。”
“天晴时,大棚内温度20多摄氏度,适宜花卉生长,出花率高,采摘后运往武汉、随州、孝感等地,现在线上已经销售了不少。”1月16日上午,在云梦县城关镇西王村花卉种植园,园主汪丽对记者说。 大棚内,鲜花飘香,一垄垄的非洲菊,黄的红的争奇斗艳,一排排的尤加利长势喜人。 32岁的汪丽,从小就特别喜欢花花草草,在鲜花店打工多年。从2014年开始,她在隔蒲娘家尝试大棚种植花草,通过买教材自学、在网上搜视频、向专业人员请教等方式,慢慢摸索,从1个大棚发展到3个。到2016年技术逐渐成熟后,回西王村说服公公婆婆把家里的地给她种植花草,7年过去了,种植规模发展到9个大棚,家里3亩地,还流转了村民的3亩地。现在她的花卉园出花率越来越高,客户也越来越多了。 “过去我外出打工,辛辛苦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创业种花,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还可以照顾孩子,让老公安心在孝感工地上开塔吊。”汪丽指着9岁的女儿和不到2岁的儿子说。 汪丽介绍,以前种植的品种很多,后来把不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花卉淘汰掉,现在大面积种的是非洲菊和尤加利,少量种一些黄英、水晶草、向日葵等。鲜花对花朵的直径和成色都有要求,今年夏季雨水大,几个大棚受灾,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及时调整思路,精心育花,花的品相好,行情也上去了。春秋时节间隔48小时可以采摘,现在一周可以采摘2次,2020年销售额20多万元。 “平常除草、打叶我都请乡亲们来干活,以贫困户家庭的劳力为主,按天付费。高峰期一个月要请工15天,最少也要请工一周。”汪丽说,年前气温能回升,大棚里的花就可以大批量上市了。 “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能照顾上家,我心里比什么都高兴。”汪丽说,开春后,要补种几棚新苗,如果资金充裕还想扩充大棚。 汪丽用双手创造幸福,她有了致富的产业,家里盖起了新房。 “所有的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这是汪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