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1-12
2021-01-12 第03版:打造副中心
【字体】
大 |
默认 |
小
“三线”合围书写抗疫答卷
作者: 记者李琦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377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工作人员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孝感东收费站对进站人员检测体温。(记者吴垠 摄)
2020年2月15日,应城市防控人员风雪中坚守卡点。(通讯员陈中 摄)
2020年2月18日,孝南区广场街为辖区居民分发新鲜蔬菜。(记者毛峰摄)
2020年3月4日,孝感市中心医院ICU病房,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记者徐文 摄)
2020年4月15日,孝感市中心医院东南院区"休院"。(记者李文勇 摄)
2020年5月20日,孝感市文昌中学九年级学生全员核酸检测后返校上课。(记者石玲 摄)
2020年7月21日,孝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城区严桥菜市场,对冰鲜水产品、存储环境及从业人员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抽检取样,确保冰鲜市场安全。(记者晏美华 摄)
2021年1月1日,我市启动首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通讯员罗德华 摄)
记者李琦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孝感,湖北保卫战的重要战场,直面抗疫大考。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部署下,我市全力推动阻断线、救治线、保障线“三线”合围,38天新增确诊病例归零,65天在院确诊病例清零,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回望来路,每一步,都是异常艰辛地挺进,都应当被铭记。
与病毒赛跑,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防止疫情扩散,阻隔是关键——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孝感“封城”。昔日喧嚣的城市,一夜之间摁下“暂停键”,500多万孝感儿女同心合意,“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支持。
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门!2450支工作队、14168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奔赴村组,与基层工作者并肩作战,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严格管控,筑牢织密人民防线。
黄汉明、罗桂梅、董飞跃……防控一线,他们倒下了。但他们的名字,写在了孝感战疫的军功簿上,写在每一个孝感人民的心底。
与病魔搏斗,一分一秒都是生死考验。救治患者,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中西医结合,精准救治重症患者,做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从全市1.2万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1362名重庆、黑龙江援孝医疗队员披星戴月、火线驰援,到安陆版“火神山”等一批定点救治医院建设、改造争分夺秒、不舍昼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孝感抗疫斗争鲜明底色。
徒步五个半小时、深夜独行45公里返孝的医生鲁君巢,从江苏昆山转道河南再到孝感的护士梅定……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返岗的决心;
退休不退岗的中医名师张双斌,“哪里最危险,就往哪里冲”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谢志斌……在他们眼里,病人更重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英雄医生黄文军,更是将生命的花火,燃烧到最后一刻。
与疫情较量,物资是前线的底气、是民生的温度。八方来援,四邻上阵,保障不停——
对上争、外部购、各方捐。一批批急缺的医疗防疫物资、一车车百姓急需的生活物资、一笔笔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涌来。
有一组数字不能被忘记。抗疫期间,社会各界向孝感捐款9.41亿元、捐物1240.45万件。
“我报名”“我是党员,我先来”“我是军人,坚决服从安排”……在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时刻,一支支志愿突击队顶了上来。
“不能搬卸货物,我可以参与协调服务。”58岁的突击队员蔡华卿,搬运物资时两根肋骨被撞裂,只歇了一天,又回到了一线。
从“天使白”“橄榄绿”到“守护蓝”“志愿红”,每一扇窗后的身影,每一张口罩下的面孔,每一个为孝感打气的你我,都是答卷人,都是了不起的抗疫战士。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当下,全球疫情依然肆虐,国内疫情点状散发,时刻面临输入风险,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让我们再一次全民动员,打好胜利成果保卫战,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绝不让群众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