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1-05 第02版:时政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曹传利: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 |
|
|
|
|
|
|
记者许航
现年46岁的曹传利,是安陆市辛榨乡西河村3组村民。他自幼家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跟随同村人一道,在外从事泥瓦匠等体力劳动,长期艰苦生活,让他很早便患上了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疾病。因自身条件受限,他至今未婚。 2015年年末,曹传利在务工时不慎摔伤腰部,经一年多休息调理,身体虽已无大碍,却留下了后遗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这让他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 回到西河村,曹传利用多年打工积攒的几万块钱,请人盖了一间40余平方米的砖瓦房,靠着耕种1.4亩的薄田维持基本生计。 安陆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西河村后,多次来到曹传利家中走访,面对工作队员的询问,他闭口不谈生活的难处,“我不想给政府添麻烦,脱贫致富要靠自己的双手。” 鉴于曹传利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又无其他增收渠道,2017年,西河村“两委”将他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考虑到他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驻村扶贫工作队为他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河库管护,每个月有了75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低保金,他的生活也算是有了稳定的保障。 虽然享受了国家的扶贫政策,但不能光靠吃“政策饭”过日子。抱着这样的想法,曹传利选择了在村里的各个水塘钓鳝鱼和小龙虾贩卖,以此补贴家用。但塘堰里的野生鳝鱼、小龙虾大多个头较小,卖不出好价钱。 “你这个再大点,那价钱就不一样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传利有了主意:不如自己建几个池子,把钓来的鳝鱼、小龙虾养大点再卖。说干就干,曹传利花了3000多元买来水泥和砖,凭着自己多年的泥瓦匠经验,耗时10余天围绕着自己的小屋砌成了3个水泥池。 就这样,靠着钓养鳝鱼、小龙虾,在收获的季节,曹传利每天少则赚五六十元,多则赚一百余元。2019年,曹传利的年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顺利摘下了“穷帽子”。 现如今,曹传利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学会了网上购物,他正计划着多网购几个网箱,进一步扩大鳝鱼、小龙虾养殖规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