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2-16
2020-12-16 第04版:民生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孙俊俊:脱贫不忘初心 回村勇挑重担

作者: 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姚立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907
        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姚立

        “我曾经也是贫困户,现在肩有支书重任,更深知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重要。”12月11日,安陆市棠棣镇墩塘村村副支书、村主任孙俊俊说。
        让墩塘村变成乡景秀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是孙俊俊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孙俊俊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

        孙俊俊今年34岁,2001年11月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军服役,2006年12月从部队退役,退役后孙俊俊在广东、东北等地务工。2015年,他母亲身患疾病,孩子刚刚出生,家庭陷入困境。孙俊俊成了村里需要帮扶的贫困户。
        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陆续入户,帮助孙俊俊家解决了大部分经济负担。但是,他想尽快脱贫摘帽,实现自立更生。因此,孙俊俊倍加珍惜每一个外出就业的机会,2017年他凭借不懈努力顺利脱贫。
        2019年初,棠棣镇政府找到孙俊俊,希望他回村担任支书,发扬退役军人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墩塘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自己曾经的贫困户经历仍记忆犹新。”孙俊俊决定挑起村支书重担,并接手了田管员工作。
        田管员是墩塘村特有“产物”,主要负责管理流转到禾丰(米厂)的265亩种植土地,要负责育秧、整田、打药、水源等管理,每天起早贪黑,工作没有定时,是村民们不愿意接手的工作。自从孙俊俊担任田管员后,尽职尽责,虾稻共养实现了丰收,充实了村集体收入,且带动2户贫困户务工年增收3000至4000元。
        禾丰给了孙俊俊启发,他思考着通过发展村级产业带领大伙脱贫致富。不久,村里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引进了冬枣种植基地,流转土地55亩,为村集体增收8000元。
        墩塘村不仅村集体产业红红火火,农户自发小产业也有模有样。孙俊俊告诉记者:“现在全村有十几户从事麻绳加工产业”。此外,鸡、鸭养殖也是墩塘村村民自主发展产业之一。
        说起墩塘村未来的发展,孙俊俊早有规划:“今年想扩建3亩冬枣基地,新建两个大棚,增加葡萄、草莓等其他作物,发展采摘项目,打造农旅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虾稻共养规模50亩,修复村路,修理河堤,清理水渠,让墩塘村变成乡景秀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