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2-11 第04版:民生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黄秀姣:脱贫路上奋力奔跑 |
|
作者:
通讯员刘先壁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765 |
|
|
|
 |
黄秀姣稻田养虾25亩。 |
|
|
|
|
通讯员刘先壁
在党的脱贫政策帮助下,汉川市里潭乡何家湾村村民黄秀姣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从吃低保金的"老大难"到自给自足、年纯收入达5万元的华丽转身,2019年,她被评为"里潭乡脱贫模范"。
2012年,对黄秀姣来说,是格外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丈夫杨大清检修房屋的时候从屋顶摔了下来,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面对两个老人、一双儿女,还有卧床的丈夫,45岁的黄秀姣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以后的生活。 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她家成为村里第一批精准扶贫户,孩子享受了义务教育生活补助,丈夫享受了残疾人生活及护理补助,村里还给她家办理了低保。这对于生活困难重重的黄秀姣,无疑是雪中送炭。 有了政府的帮扶,激发起黄秀姣脱贫解困的信心。2015年,黄秀姣种了12.6亩的水稻,她一个柔弱的女人,既要照顾孩子和瘫痪在床的丈夫的生活起居,还要顾及田间地头繁重的农田耕作,困难可见一斑。村里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办起来后,黄秀姣劳动强度才有所减轻。然而,她又开始琢磨,“虽然现在家庭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但是我能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呢?” 2018年底,在金融扶贫政策的引领启发下,黄秀姣想利用里潭水质好、水源充足的优势开展稻田养虾。在村里和乡里的支持下,她贷款5万元,流转十几亩稻田加上自己的责任田共计25亩,开始了稻田养虾。这既是一门技术活,稍有不注意,虾子就会大面积病死,也是繁重的体力活,除草、投放饲料,除了照顾家里,其他时间她都在虾池上忙碌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虾池实现了盈利,2019年,黄秀姣家成功脱贫。 如今进入冬季,农田不忙了,黄秀姣也没有停下来。她去华严农场一家糖果厂打工,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在她的努力经营下,她家的日子越过越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