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2-10
2020-12-10 第05版:澴川影像 【字体】大 |默认 |

粉丝牵出大产业

作者: 记者李文勇 李建新 特约记者龚红焰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797
①粉水经过冷却后"流"向下一个生产环节。
②工人在生产线上牵引下线的粉丝。
③粉丝生产企业在田间收购红薯。
④在烟墩村红薯地里,村民忙着挖红薯。
⑤工人在烘干箱内不停翻动烘烤的粉丝。
⑥工人抢抓晴好天气晒粉丝。
        图文  记者李文勇  李建新  特约记者龚红焰  

        曾经的荒坡杂草从生。如今,一片片荒坡种上红薯,长势喜人。12月1日,走进大悟县河口镇烟墩村,一袋袋装满红薯的袋子散放在山岗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烟墩村充分利用闲置的山岗,发展特色种植,从黄站镇引进红薯种植大户,从事红薯粉条加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公司目前引进2条自动化粉丝加工生产线,单线日生产量达3000斤,今天有点不巧,赶上阴天,粉条生产多了不能及时晾晒,现在只开了一条生产线。”位于河口镇烟墩村的源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粉丝生产车间里十几名工人正在岗位上忙碌着。工人戴飞龙向记者介绍生产情况。
        一根细粉丝看似很简单,但要经过净化淀粉、机器自动和面、流淀粉水、出粉、冷冻、水冲冰再到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整个生产制作过程。烟墩村党支部书记戴东旭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与超市、电商沟通联系,争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说起粉丝,不得不提黄站镇刘河村。
        粉丝,曾是大悟县黄站镇刘河村的名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刘河村就以红薯为原料,加工生产粉丝。
        2011年,为将粉丝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大悟县政府的支持下,刘河村投资161万元沿河建设标准化红薯粉丝产业园,40户、200余名农民进驻,带动全村及邻村种植红薯面积过万亩。秋冬时节,挂在竹竿上、长达数百米的“粉丝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湖北省脱贫奔小康的试点乡镇,大悟县黄站镇以“刘河粉丝”为抓手,发展壮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每年2500吨的产量,为农民创造2600余万元的产值,富了一方百姓。
        近几年,刘河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变发展理念,关停园区小作坊,引进一家规模以上企业,率先引进先进的红薯粉条生产线,年生产粉条能力3000多吨,致力打造一个富民强镇农业产业。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