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孝感网 | 孝感日报 | 孝感晚报 | 版面导航 | 槐荫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12-13
2019-12-13 第02版:时政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匠心筑巢

——老澴河光明、府前安置区封顶现场小记

作者: 记者谢蕾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381
        记者谢蕾

        12月12日,继老澴河城西安置区主体全面封顶后,老澴河安置区又迎来新的节点性进展——光明安置区、府前安置区主体全面封顶,均超计划进度半月之余提前封顶,计划明年8月底交房。当天,记者前往项目现场一探究竟。

        大胆改道,力促施工

        “安置区建设搞得好,我们都很期待住进新房,环境大变样了!”光明社区居民王国清、王永红都是光明社区的老住户了,看着眼前主体全面封顶的安置房,他们满心欢喜。
        光明安置区项目经理卢彦舟介绍,光明安置区拟建15栋住宅楼,规划984户安置房。
        施工方在去年9月进场后,修临时道路与316国道相连,便于运输车通行进出。但恰逢雨水偏多,给修路带来诸多不便。
        进场以来,在陆续完成三通一平基础工程后,项目遇见了阻力。
        项目所在区域,是光明社区方圆2公里地势最低处,属于城区排渍区范围。积水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
        “排水+改道!”卢彦舟介绍,施工方决定利用光明社区原有的老泵站排水,并大胆对社区灌溉排水明渠进行改道,在鱼塘里预埋管线,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在鱼塘里施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水多,泥多,对技术和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到今年2月份才完工。”
        解决了积水问题,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大问题——高压走廊正好在项目区域中间,是项目施工极大的安全隐患。
        从今年1月起,业主单位孝感市澴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协调电力施工方耗时3个多月时间,对高压走廊进行改道,避免后续施工环节出现安全问题。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现场边施工边改道,保质保量地开展安全生产。
        “这是一块荒芜之地,但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将此地变为群众期待的样子,我们很高兴。”卢彦舟感叹道。

        耗时半年,解淤泥之困

        与光明安置区相隔不远的府前安置区,在建设过程中却与淤泥“杠”上了。
        “我们这块区域拟建19栋住宅楼,规划总户数1456户。施工环境恶劣,土方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自去年9月底进场以来,现场平均每天800名施工人员,我们挖土都挖了半年时间。”府前安置区项目经理李义仿道出项目建设之初的辛酸。
        原来,项目所在区域原本是一片水塘,加之老澴河清淤的淤泥也被堆积在此地,造成项目现场淤泥大面积堆积。但按照环保要求淤泥又无法运出,这些“无处藏身”的土方淤泥,成为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春节后,在业主单位澴水公司协调帮助下,光明社区与卧龙乡巩固村协调租赁土地事宜,方便淤泥存放。待淤泥晾干后,可回填再利用。
        截至4月30日,共计完成清淤10余万方,土方50余万方,至5月10日完成工程桩5200余根。项目预计明年8月交房。

        记者手记

                                                安居梦未来可期

        安置区,作为老澴河沿线居民未来的新住所,它代表的不仅是一套房子,更多的是承载了他们的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
        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波接一波,但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业主单位、社区、街道倾力相助下,在施工方匠心铸造下,项目进展顺利,将鸟瞰图渐渐变成眼前的高楼,是给群众最好的交代。
   
 
孝感网 孝感市委宣传部主管 孝感日报社主办
鄂ICP备05003937号 鄂新网备字[0701]号 孝感日报社版权所有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字报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